当前,中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2022年7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7336个,比上年增加4981个。其中:中医类医院5715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71583个
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迅速,连锁企业不断扩张,药店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54.4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4万家;零售连锁企业670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9万家;零售药店23.4万家。2010年,我国连锁药店数量占比仅为
医药零售业的发展真正开始于“十五”计划期间,也就是2000年左右,中国连锁药店的发展壮大虽然短短不到二十年,却走过了西方国家连锁药店几十年的历程,成为了中国医药产业链上最为市场化的一环。同时,医药零售业也完成了从单体药店时代向连锁药店时代的转变过程,连锁药店的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品流通行业积极顺应政策导向,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升级的发展态势。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为21586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近23097亿元。我国医药流通行业销售主要以医疗机构端销售为主,2018年医疗机构端销售
中国医药产业作为全球医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全球肆虐会给医药产业国际化带来怎样的机会和挑战?可以概括地说,医药产业链将因此受到诸多影响,甚至发生新变化,同时也给一些集团型的大企业尤其是跨国型企业带来了机遇,建立全球供应链是一些超大医药流通企业的愿景。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是国内医药外包行业高速成长的重要驱动因素。2020年1月14日,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医药研发外包发展,除禁止入境的以外,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从境外进口且在区内用于生物医药研发的货
随着“两票制”、税收改革、一致性评价等重大医药改革的逐步实施,国家对医药物流行业的规范性和规模也愈加重视,不断出台政策加大监管力度,推动行业规模发展。医药流通行业发展也对医药物流行业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医药物流行业处于持续增长阶段。2019年我国医药物流总费用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先后经历了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推行执业药师制度、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协调会(ICH)等一系列改革,医药产业
欧美CDMO行业起步早,技术、服务和全球化布局更成熟,但相比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市场,欧美国家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高昂,2005年开始,陆续有礼来、阿斯利康和辉瑞等大型国际制药企业关闭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工厂,转而将生产需求外包至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