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要领域,面对国家战略任务和约束性指标要求、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以及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工业节能压力日益严峻。工业企业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结构节能,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加大先进
2022年6月29日,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未来我国将加快工业和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将下降18%以上;到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正飞速发展。2021年产业总产值达到6069亿元,2021年全国新增注册节能服务企业总量同比增速达23.8%,2021年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数同比增长9.8%,全行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800项,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节能提升能效项目投资1384
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工业转型升级的必要选择。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稳步推进,节能减排的经济价值得到极大提升,环保产业、节能服务业、碳交易、再制造等领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未来,中央政府仍继续支持节能减排行业的发展壮大,在项目审批、财政补贴、招商引
2022年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2022年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钢铁、石化化工、纺织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大幅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产值超8万亿元,年增速10%以上。
2020年中钢协会员单位能耗统计对应的企业有88家,其对应的钢产量为57527.79万吨,上年为54767.01万吨;能耗总量为39516.24万吨标准煤,上年为40217.03万吨标准煤。与上年相比,能源统计对应的钢产量增长5.04%,能耗降低1.74%,说
水泥工业不同于其他工业,其CO2排放分为直接碳排放(水泥生产过程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和熟料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和间接排放(水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力产生的排放)。间接排放主要源于我国水泥工业电力主要靠火力燃煤发电,这也是CO2的主要排放源,其碳排放因子约为0.46吨
截至2021年6月,我国已投运和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达49个,已投运的项目有38个,15个属于捕集类示范项目,9个属于生物、化工利用类示范项目,14个属于地质利用与封存类示范项目。已投运的项目具备296万t/a的捕集能力和121万t/a的注入能力。与此同时
我国煤炭开发过程碳排放总量由2010年的7.35亿t,先增加到2011年的7.59亿t,随后逐渐降低到2016年的5.70亿t,而后再缓慢增加到2020年的5.93亿t;而煤炭开发过程吨煤碳排放强度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由2010年的226.7kgCO2/t,快
2019年,重庆市环保产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发展成绩。全市环保产业营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到了1032.82亿元。2020年重庆市节能环保支出103亿。其中,市级支出46亿元,增长16.7%,完成预算的98%;补助区县57亿元。2021年,重庆市预算安排4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