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生产设备企业分工精细,基本上都是从事单一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和韩国的锂电设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对于国内研发起步早,设备精度高、自动化程度较高、性能优越、技术更加成熟,价格也相对价高。我国在锂电设备中后端制造生产方面技术领先,已达到国际先
随着全球电动车浪潮席卷,关于固态电池的新闻越来越多:从Fisker宣称开发充电1分钟行驶500公里的固态电池,到宝马已与SolidPower进行合作开发下一代电动车用固态电池,再到丰田又宣称将在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实用化。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代表,固态
2022年上半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下游旺盛需求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实现高速增长。2022年上半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280GWh,同比增长150%,全行业收入突破4800亿元。2022年上半年,储能电池产量达到32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
新型电池是发展能源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的主力军,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计划》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相关指引,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需要在2025年至2030年达到350瓦时/千克。在作为外力的下游制造业市场需求拉动和作为内力的自身技术进步
21世纪的电池具有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无污染、安全可靠、轻便的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资在迈入电子、资讯、通讯的“3C”时代后,作为可携带式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能源——电池,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电池工业是我国具有综合优势的传统产业,中国既是电池生产大国,也是电池消费大国,近年来,中国电池行业发展迅速,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电池生产、加工和贸易中心。2021年1-8月,全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产量146亿只,同比增长38.7%;铅蓄电池产量15
钠离子电池最早在1960s出现,分为两大类,高温钠离子电池和室温钠离子电池。高温钠离子电池分为两大类,钠硫电池(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大规模用于电网级储能,在中国上海电气做过示范),钠—氯化镍电池(Zebra电池、GE公司曾向商业化,但不是特别成功,相关专利授权给国
2018-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放大,2020年新增装机数量达到为4.73GW,累计装机数达14.25GW,同比增长50%。2021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1.1GW,同比增长48.07%。在中国新能源发电规模大幅增长、锂电池成本持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显著改善。尽管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
目前,我国的军民融合度在40%上下,正处于军民融合发展初期向中期迈进、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的关键期,对比美国民营企业90%以上的国防军工订单份额,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吴艳华在2021年3月28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