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是通过装置或物理介质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需要时利用的技术,作为未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技术,储能产业在新能源并网、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家庭储能系统、无电地区供电工程以及未来能源安全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中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化已初具规模。截至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水电装机3.91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亿千瓦)、风电装机3.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继续保持领先优势。2022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4.4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
据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的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18亿平方米(城镇供热面积148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0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142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达65%。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8200家,总产值达到9000亿元
GGII储能项目库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达到12.7GW,是2021年全年3.4GW的3.7倍。从具体技术路线看,锂离子电池凭借完善的产业配套、循环寿命长、建设工期短、转化效率高等优势,成为2022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的主流技术路线,新增装机
2020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54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2952万千瓦,同比增长22.6%;2020年生物质发电量1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2021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为808万千瓦,同比2020年增涨48.80%;中
国内以高压气态储氢为主,我国目前储存氢能的方式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国外高压气态储氢和液态储氢均优于国内现状,国外主流的储氢方式主要是高压气氢和低温液氢,与我国不同的是,国外的高压气氢的压力达到了70MPa,液氢储运也较为成熟。GGII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