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现代农业 >> 2024年,大豆产量继续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5 发布时间:2025-05-21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国内粮食生产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豆产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出积极变化态势。
产量方面,2023年中国大豆产量达2084.17万吨,较上一年增长2.8%,首次站上2000万吨台阶。2024年,产量继续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约为2060万吨。产量增长的背后,不仅是种植面积的扩大,还离不开农业技术的进步。在品种选育上,一系列高油高产大豆品种被培育出来并推广种植,如“中黄37”等品种,其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都有显著提升。在种植技术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大豆单产水平。例如,在黑龙江部分地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大豆单产提高了10%-15%。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大豆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大豆加工行业发展较为成熟,涵盖了油脂加工、豆制品加工、饲料加工等多个领域。其中,油脂加工是大豆加工的主要方向,2024年,全国大豆压榨量达到9800万吨,同比增长3.2%。国内形成了以沿海地区为重点的大豆压榨产业集群,如山东、江苏、广东等省份,这些地区凭借优越的港口条件,便于进口大豆的运输和加工,其大豆压榨产能占全国的70%以上。
国家为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国家实施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如在东北地区,2024年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为每亩320元,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有效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豆的收益。此外,还通过耕地轮作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民开展大豆与其他作物的轮作种植。另外,加大对大豆产业的科技投入,支持大豆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研发等。如“十三五”期间,国家设立了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开展联合攻关,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大豆新品种。同时,对大豆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政策,促进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大豆种植和加工技术不断发展,若投资者不能及时掌握先进技术,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在种植方面,若不能及时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可能导致单产降低;在加工方面,若不能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可能影响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