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装备制造 >> 智能选矸机器人是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6 发布时间:2025-04-20
智能选矸机器人是将待选原煤通过原煤供给系统平铺到平面皮带运输机上,采用视频分析和大数据智能识别,对煤与矸石进行数字化识别,再通过高压气源分拣执行机构可精准、高效针对50-300mm粒级煤与矸石进行筛选,最终通过排矸系统将矸石排出。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生产产品指标要求,灵活调配煤与矸石的分拣,达到效益最大化。智能选矸机器人主要由振动给料系统、输送系统、成像分析源、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辐射源控制系统,物料分离执行装置等部分组成。能够对矸石自动识别、分捡,并进行自动分流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生产。具有环保、安全、选矸精准、损耗小,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避免二次污染等优点。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设计、建设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予以明确,并指出要重点突破智能化煤矿综合管控平台、智能综采(放)、智能快速掘进、智能主辅运输、智能安全监控、智能选煤厂、智能机器人等系列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智能化煤矿设计、建设、评价、验收等系列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建成一批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提升煤矿安全水平。
2021年12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旨在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实现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2021年12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超过20%,到2035年,机器人将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机器人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日常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
2023年1月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为智能选矸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
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原煤产量累计值达到46.60亿吨,比上年累计增长2.9%。2024年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实现22.66亿吨,预计2024年全年国内煤炭产量将保持稳中有增。因而,促进了智能选矸机器人的发展。
煤矿机器人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建成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达到813个,与2020年相比增加65%,显示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快速发展。2017-2021年全球煤矿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在机器人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中的占比由2017年的1.16%上涨至1.32%。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超800亿元,通过上述测算逻辑,2021年中国煤矿机器人市场规模超10亿元。
智能选矸机器人作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巨大,符合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发展趋势。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推进和煤炭行业对安全、效率需求的提升,智能选矸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