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氢能源下游利用重点的氢燃料电池车(Fuel cell vehicle-FCEV)是指使氢或含氢物质与空气中的氧通过燃料电池以产生电力,再以电力推动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车辆运行的新能源汽车。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潜力较大。
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为128.06MW,同比增长140.49%。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前五主要为上海重塑、亿华通、清能股份、国鸿重塑、新源动力。前五家企业装机量占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的79%。2019年全年中国共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3018辆(合格证数据),同比增长86.41%。从燃料电池车型来看,2019年中国共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1335辆,氢燃料电池专用车1683辆。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截至2019年底我国燃料电池车累计数量为6000辆。2020年全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199辆和1177辆,同比分别下降57.5%和56.8%。2021年1-12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7%和35.0%。2022年上半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27辆和455辆,同比分别增长18.7%和67.3%。
政策环境来看,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20年9月1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期暂定为四年。2020年12月,财政部关税司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围绕氢燃料电池的进口零部件关税将下调。自2021年1月1日起,燃料电池增压器暂定下调至5%、燃料电池循环泵下调至2%、燃料电池用碳电极片下调至5%、铂载催化剂下调至4%等。可以看到,在政策的支持下,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地方布局领域,截至2020年底,全国多个城市共颁布了40多个氢能产业专项政策。尤其是进入2021年以来,各地利好消息仍不断涌现。如2月19日,中石化发布公告称,在未来5年间将布局近千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同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将在年内完成投资20亿元,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有序推动鲁氢经济带及周边地区加氢站建设;2月25日,《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实施计划(2022-2026年)》提出,5年后上海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达1万辆,加氢站超过70座。2021年8月26日晚间,上海经信委正式官宣,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为首批示范城市群。目前,上海城市群已经建立了城市群工作机制、组建市级工作专班,瞄准“百站、千亿、万辆”战略目标(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100座,形成产出规模近10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接近10000辆)。这是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官宣获批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或将进一步引导相关产业链迅速铺开,另外市场预期,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大概率也在首批名单之内。2021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机)行动,全国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氢燃料电池行业自2015年以来,共发生融资事件104起,分别为:2015年5起,2016年12起,2017年13起,2018年16起,2019年27起,2020年31起,行业融资案例持续增加。进入2021年以后,不少企业单独或者联合投资了燃料电池项目。2021年1-2月,国内投资氢燃料电池产业的项目共有10个,总投资额超260亿元,其中现代汽车集团投资规模最大。未来随着产业的发展成熟,融资金额会不断变大,亿元融资事件越来越多。由于氢燃料电池拥有比锂离子动力电池更长的续航里程、更轻的总质量以及更高的工作效率,氢燃料电池投资项目正在迎来火爆的“投资期”。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报告首先介绍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相关概念、上下游产业链。接着分析了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及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先行区,然后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竞争格局、重点布局企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上游氢能源产业、国内加氢站的建设做了详实的解析,最后对其投资状况和发展前景做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