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现代农业 >> 水产养殖业将朝着绿色、智能、可持续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2 发布时间:2025-05-21
水产养殖是指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是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养殖水域,可分为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按养殖对象,又有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等的养殖。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自1989年起水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至今已连续30余年保持领先,养捕比例达到82:18,养殖水产品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0%,国内约80%的水产品来自养殖。
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达7624.6千公顷,同比增长7.28%。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214.87千公顷,同比增长6.77%;淡水养殖面积5409.73千公顷,同比增长7.48%,海水与淡水养殖面积比例约为29:71。产量方面,2023年水产养殖产量5809.61万吨,同比增长4.39%。海水产品产量3585.32万吨,同比增长3.64%;淡水产品产量3530.85万吨,同比增长3.65%,海水与淡水产品产量比例为50.4:49.6。从细分产品来看,鱼类产量占比最高,2023年占总产量的51.25%,达2977.3万吨;甲壳类占12.71%,产量为738.35万吨;贝类占28.67%,产量1665.9万吨;藻类占4.96%,产量288.31万吨;其他品种占2.41%,产量139.75万吨。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水产养殖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水产养殖产业链上游涵盖水产装备、水产饲料、水产育苗、水产疫苗等材料及设备供应环节。中游为水产养殖企业,包括大型上市企业如国联水产、獐子岛、好当家、大湖股份等,以及大量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其中中小型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下游为水产加工业及消费端,加工后的水产品通过餐饮店、经销商、工业客户等B端渠道,以及商超、电商平台(淘宝、抖音等)、新零售等C端渠道流向市场。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正从传统的粗放式养殖向集约化、智能化、生态化养殖转变,加工环节不断拓展,预制菜等新兴领域发展迅速。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水产养殖业发展。在绿色发展方面,2023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工作的通知》,推动尾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减少养殖污染。在深远海养殖领域,2023年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优化养殖空间布局,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行业投资指明了方向。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从长期来看,水产养殖业将朝着绿色、智能、可持续方向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将成为主流,循环水养殖、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等技术将得到更广泛应用。智能化养殖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深远海养殖将取得更大发展,成为我国水产品供应的重要补充。预计未来5-10年,水产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将以4%-6%的年增长率稳步增长,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