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现代农业 >> 2023年,我国猪肉产量达5794万吨,同比增长4.6%

2023年,我国猪肉产量达5794万吨,同比增长4.6%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2 发布时间:2025-05-21


养猪业作为中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在保障肉类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升级以及技术革新,中国养猪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养猪业市场规模庞大。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猪肉产量达5794万吨,同比增长4.6%;全年生猪出栏72662万头,增长3.8%;年末生猪存栏43422万头,下降4.1%。尽管2023年产能有所增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年猪价持续低迷,生猪养殖行业严重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52030万头,同比减少1693万头,下降3.2%;全国猪肉产量4240万吨,同比减少61万吨,下降1.4%;全国生猪存栏42694万头,同比减少1535万头,下降3.5%。进入2025年,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养殖户平均亏损达到每头猪350元左右,全国生猪价格已连续15个月处于成本线以下,3月平均出栏价格仅为每公斤14.2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跌27.8%,这轮猪周期被称为“史上最长熊市”,从2023年初已持续超两年。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养猪业区域发展呈现差异化。北方地区如东北、华北等地,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养猪业发展早、规模大,形成以大型养殖集团为主导,中小规模养殖户为辅的格局。东北地区凭借自然条件成为重要生猪生产基地,年出栏量位居全国前列;华北地区依托交通和工业基础,构建了完整的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南方地区的四川、广东等地,凭借水资源和消费需求优势,发展独具特色。四川是传统养猪大省,养殖历史悠久,企业众多、技术先进、市场体系完善;广东以外来品种养殖和深加工为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外,随着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中西部一些新兴养殖区域也在快速发展,如西南地区成为重要生猪调出区,西北地区养猪业发展势头良好。

短期来看,华中农业大学畜牧经济研究团队预测,随着前期淘汰产能效应逐步显现,生猪供需关系有望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改善,价格可能回升至成本线以上。对于投资者而言,可关注在此期间产能调整灵活、成本控制良好的养殖企业,通过合理布局,抓住价格反弹带来的盈利机会。同时,可考虑投资与生猪养殖紧密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如优质饲料企业,在养殖行业整体复苏时,饲料需求也将随之增长,从而获得收益。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五年行业将形成“养殖-屠宰-深加工-冷链配送”一体化产业集群,精深加工环节利润率可达12%-15%,显著高于养殖环节的5%-8%。投资者可参与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投资,或投资布局全产业链的企业,通过产业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