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轻工业 >> 未来锦纶行业将朝着高性能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未来锦纶行业将朝着高性能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12 发布时间:2025-05-17


锦纶,学名聚酰氨(Polyamide,PA)纤维,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的聚合物用作纤维时的总称,国际上称为尼龙或耐纶(Nylon)。由于锦州化纤厂是我国首家合成聚酰氨纤维的工厂,因此国内将其定名为“锦纶”。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锦纶根据聚合单体的碳原子数不同来命名,如聚己二酰己二胺可记为锦纶66。锦纶种类丰富,常见的有锦纶6、锦纶66等。锦纶6以高强度、韧性好、耐油、耐磨、耐弯曲特性闻名,常用于细纱丝袜、坯布、面料、钩织制品和工业制品等的制造;锦纶66具有高强度、耐热、耐磨、耐腐蚀、耐紫外线的特性,在汽车零件、电子产品、胶带、工业制品等领域应用广泛。此外,还有锦纶610、锦纶612等,各自凭借独特性能应用于对应产品制造中。锦纶性能优良,应用广泛。在纺织领域,锦纶是重要的纺织原料,被大量用于各种服装、内衣、床上用品、窗帘、地毯等制品,与天然纤维混纺可提升织物综合性能;在工业方面,锦纶可制作工业用布、绳索、帐篷、渔网、容器、覆盖布、传动带、轮胎帘子线、降落伞和军用织物等,其在轮胎帘子线的应用中,因强力高、耐冲击的优点备受青睐;在医疗器械领域,锦纶凭借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用于手术缝合线、人造血管、义肢等产品的生产。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锦纶行业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被列为鼓励类项目,锦纶作为重要的高性能纤维,迎来发展机遇。在环保政策方面,对锦纶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提出要求,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行业绿色转型。比如对废水废气排放制定严格标准,倒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更环保的设备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技术创新扶持上,政府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锦纶相关技术研究,对符合条件的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在区域发展政策中,对于锦纶产业集中的地区,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锦纶产业整体竞争力。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锦纶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报告》显示:从供需情况来看,2021年中国锦纶的产量为415万吨,较2020年增加30.75万吨,同比增长7%;需求量为388.28万吨,较2020年增加22.61万吨,同比增长6%。2022年中国锦纶的产量达410万吨,同比减少5万吨,下降1%;需求量为377.59万吨,同比下降10.69万吨,减少3%。产量和需求量在2022年出现一定下滑,反映出行业供需端面临一定压力。在进出口贸易方面,2021年中国锦纶进口数量为6.87万吨,较2020年增加0.55万吨,同比增长8%;出口数量为33.59万吨,较2020年增加8.69万吨,同比增长26%。2022年,进口数量下降至5.7万吨,较2021年减少1.17万吨,同比减少21%;出口数量提升至38.11万吨,较2021年增加4.52万吨,同比增长12%。进口量的下降和出口量的上升,显示出中国锦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同时国内对进口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国内锦纶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布局产业发展。如恒申控股集团,不断完善锦纶产业链,在福建、南京等地建设生产基地,扩大产能规模。持续投入研发,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差别化锦纶纤维,像具有抗菌、抗紫外线、吸湿排汗等功能的锦纶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合作,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锦纶6切片及纺丝生产,通过技术改造升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投资建设智能化工厂,利用自动化设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强品牌建设,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并逐步拓展东南亚、欧洲等国际市场。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锦纶行业将朝着高性能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科技进步,研发投入增加,通过化学改性、物理变形等技术,开发出具有更高强度、更好耐磨性、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高性能锦纶产品,满足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高端需求。驱动锦纶行业发展的因素众多。消费升级使得消费者对服装、家纺等产品的品质、功能要求提高,推动高性能、差别化锦纶纤维需求增长;工业领域如汽车、电子、建筑等行业的发展,对锦纶工业制品需求持续增加,像汽车轮胎帘子线、电子设备外壳等;技术创新为锦纶行业发展提供动力,新的生产技术、产品研发成果不断涌现,拓展锦纶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政策支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鼓励创新、绿色生产、产业升级等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