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旅游酒店 >> 2023年太空旅行行业研究报告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553 发布时间:2023-05-28
第一章 行业概况
太空旅游是以娱乐为目的的人类太空旅行,是基于人们遨游太空的理想,到太空去旅游,给人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包括失重飞机、高空气球、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等。其中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意味着平民能够真正进入外太空,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感,甚至绕地飞行,因而更具吸引力。同时亚轨道飞行相比轨道飞行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让其成为商业航天企业的经济之选。
太空游项目始于2001年4月30日。第一位太空游客为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第二位太空游客为南非富翁马克-沙特尔沃思,第三位太空游客为美国人格雷戈里·奥尔森。专家表示,未来的太空旅游将呈大众化、项目多样化、多家公司竞争、完善安全法规四大趋势。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产业链
太空旅行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产业链上游行业主要为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金属和复合材料、高端数控加工设备制造、刀具、切削液、导轨油等主、辅材料行业以及水、电等燃料动力行业;中游行业主要为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行业。整条产业链的传导作用自下而上,即下游需求影响对航空航天装备的需求,进而影响对于上游产品的需求。
2.2 商业模式
太空旅行商业模式可分为四种。
一是太空旅游船票。随着火箭及飞船等载人航天器的商业化发展,太空旅游的门槛将逐渐降低,使得太空旅游距离普通民众越来越接近,通过向民众售卖太空旅游船票,将是太空旅游的最主要收入来源。
二是太空旅游增值服务。太空旅游乘坐的火箭或飞船,对于乘客的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因此乘客需要经受专业的培训和训练,这一增值服务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程度及不同体验感的增值服务。
三是太空直播实时体验。太空旅游过程中,将太空旅游全程进行直播也是较为可行的商业模式。目前B站与抖音均开设太空直播账号,截至2020年11月,B站视频博主地球频道拥有58万用户关注,抖音博主宇宙视角拥有180万用户关注,累计收获点赞850万。
四是广告宣传收费模式。出售火箭和飞船冠名权目前已经司空见惯,在提供定制化太空旅游时,将火箭冠名权捆绑出售给客户,可令客户拥有尊贵体验。
第三章 行业发展现状及驱动因素分析
3.1 行业发展
太空旅行成本较高、适用范围较小
太空旅行的票价并不亲民。价格较为实惠的维珍银河公司,票价也至少为25万美元,这还不包括飞行前要进行的训练费用。
此外,太空旅行对身体的要求也很高,仅适用于通过体能测试并接受专业培训的人群。太空游客虽然不需要像职业航天员一样进行时间周期较长且更为专业的训练,但飞行前必要的飞行训练也是必备的,且根据飞行难度和到达高度,训练时间大致为一两天到几个月不等,这就需要游客本人付出时间、金钱、精力和努力。
国内太空旅行处于萌芽阶段
受限于技术发展,国内太空旅游还没有实现,在该领域还处于萌芽阶段,还未涌现出具有典型代表的企业。在2016年,新成立的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韩庆平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的“航天事业新动力”分论坛上公布了中国太空旅游三步走时间表:
3.2 驱动因素
(1) 政策支持
2021年,全球范围内完成了数次由非职业航天员参加的太空旅行,率先拉开了太空旅游的商业化序幕。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我国第五部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显示,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将拓展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应用广度深度,实施北斗产业化工程,为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和大众消费提供更先进更经济的优质产品和便利服务。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空间碎片清除、空间试验服务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
(2) 技术发展
近年来,太空旅行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2021年6月17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7月4日,3名航天员协同配合,进行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三阶段:建设和运营空间站,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壮举。
与此同时,国外的航天载人活动(亚轨道太空旅行)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21年7月11日,英国维珍银河航天公司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及3名公司的有关人员,搭乘“白骑士二号”/“太空船二号”亚轨道飞机,率先成功进行了亚轨道飞行。
第四章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4.1 中国企业重要参与者
(1) 航发动力: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航从事航空发动机(含衍生产品)制造、销售及维修,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出口转包生产、销售和非航空产品生产、销售。获得“全国文明单位”“企业文化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
(2) 中航沈飞: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航空产品制造,主要产品包括航空防务装备和民用航空产品,核心产品为航空防务装备。公司是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是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的主要研制基地,在航空防务装备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的行业地位。
(3) 中航光电: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可靠光、电、流体连接器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并提供系统的互连技术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连接器、光器件及光电设备、线缆组件及集成产品、流体器件及液冷设备等,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防务领域以及通讯与数据传输、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消费类电子、工业、能源、医疗、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民用高端制造领域。
4.2 全球重要竞争者
(1) 洛克希德马丁: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马里埃塔公司的业务合并而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安全和航天公司,主要从事先进技术系统和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集成和维护。公司还提供广泛的管理、工程、技术、科学、物流和信息服务。公司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国防、民用和商业应用的产品和服务,其主要客户为美国政府机构。2019年,598亿美元的净销售额中,71%来自美国政府,无论是作为总承包商还是作为分包商(包括61%来自国防部(DoD)),28%来自国际客户(包括通过美国政府签订的对外军售合同),1%来自美国商业和其他客户。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是国防、航天、情报、国土安全和信息技术,包括网络安全。
(2) 波音:The Boeing Company最初于1916年在华盛顿州注册成立,1934年在特拉华州注册成立。该公司在商用喷气式客机、军用飞机、卫星、导弹防御、载人航天飞行和发射系统及服务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服务和支持方面处于全球市场领先地位。该公司是全球商用航空业100多座飞机的两大制造商之一,也是美国最大的国防承包商之一。
(3) 诺斯罗普·格鲁门: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最初成立于1939年在加利福尼亚州霍桑市成立,当时是诺斯罗普飞机公司,1985年在特拉华州重新注册为诺斯罗普公司。诺斯罗普飞机公司是飞翼技术的主要开发者,包括B-2隐形轰炸机。通过一系列收购以及有机增长,公司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防承包商之一。
第五章 未来展望
市场前景广阔
瑞银集团(UBS)发布的报告称,到2030年,太空旅行将是一个30亿美元的市场,太空旅游和使用太空的长途旅行前景更加广阔。
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当前国外太空旅行的发展除了降低成本、提供另类太空旅行体验的替代性方案外,仍然在不断加大对太空的探索广度与深度,未来还可能进行个性化太空旅行服务,为太空游客提供更新奇、舒适的体验环境,或许还会对长途旅行的发展产生颠覆式创新的效果。
发展重要性逐渐显现
于个体成长而言,太空旅行提供了圆梦太空,探索新世界的可能。于商业发展而言,太空旅行拓展了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提供了体验经济的新发展路径,也给未来科幻电影、太空观光服务等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方向。于国家发展而言,太空旅行的发展也展现了国家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实力,传播着国家文化形象,甚至还能推动太空探索进程和科学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