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装备制造 >> 2023年航天装备行业研究报告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647 发布时间:2023-05-28
第一章 行业概况
航天装备,是各类各型航天器及其重大装备的总称。航天装备包括并不限于空间、星际飞行的运载火箭、载人飞船、货运飞船、航天飞机、运载器、天地往返系统、空间站、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和火箭发动机等重大装备。
第二章 产业链和商业模式
2.1 产业链
航天装备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行业之一,带动效应强,产业链条长且较为复杂,总体分为四个环节:(1) 电器元件材料厂商;(2)卫星研制商、发射服务提供商以及地面设备制造商;(3) 卫星运营商与卫星应用服务提供商;(4) 终端用户(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
2.2 商业模式
对于民营商业化航天装备公司来说,航天装备进入门槛高、产业链周期长,随着人、技术、资金、产业链的积累,需要经过几轮大周期迭代,最终才会形成一个用户需求驱动的商业市场。
本节以航天电器为例分析其商业模式。
航天电器,在高端连接器、继电器、微特电机、光电、线缆组件、二次电源、控制组件和遥测系统等领域从事研制生产和技术服务,是国内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电子元器件骨干企业之一。现已在贵阳、上海、苏州、泰州、镇江、东莞、遵义等地成立控股子公司,形成了集团化、跨地域、专业优势互补的产业化布局。
2021年航天电器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超过50亿元。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能、电子、通讯、医疗、轨道交通、能源装备、网络设备、家用电器、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各个领域。近年来,航天电器先后承担了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大飞机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配套产品研制生产任务。
第三章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和全球龙头企业分析
3.1 行业发展和驱动因子
行业资源投入不足
航天装备制造企业所获得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相对不足。我国航天生产制造企业在整个航天科技工业体系中话语权较小,所获得的资源投入相对较少。国家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型号痕迹过重,锻造、铸造、焊接、检测等航天基础制造能力获得的投入较少。航天生产制造企业往往面对多家设计单位,同时承担多个型号的研制与批量生产任务,普遍面临着制造资源紧张、人员加班加点的问题。
制造模式仍处于摸索、调整阶段
我国航天装备制造主要采用研制与批量生产混合共线的模式,其批量生产能力不强。在研制和批量生产模式发生冲 突时,批量生产能力易受到影响。同时,由于航天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使其制造过程换型频繁,再加上缺乏在线原位检测设备和快装快换的工具手段,使得制造单元的制造效率难以获得根本性的提升。
驱动因素
(1)政策支持
中国自2014年起,陆续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引导航天装备产业健康发展。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航天事业,大力发展商业航天。在2019年,出台首部航天装备领域引导性法规,基调为鼓励有序发展,在中央政策层面上,对运载火箭及卫星进行针对性的规定和安排,深入到航天装备产业细节中。
(2)需求增加
随着数字技术持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星座组网成功、卫星互联网在2020年被纳入国家“新基建”范畴,商业发射需求将快速增长,航天产业化发展程度将大幅提高,航天装备市场将持续加速扩容。
3.2 中国企业重要参与者
(1) 航天电器: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继电器、连接器、微特电机、光电子产品、电缆组件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连接器、微特电机、继电器、光通信器件。公司“极端环境特种电机系统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景嘉微: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高可靠军用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的核心模块及系统级产品。公司陆续通过双软企业、三级保密资格单位、高新技术企业、武器装备质量体系等一系列资格认证,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等业务资质证书。
(3) 鸿远电子: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以多层瓷介电容器为主的电子元器件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销售,包括自产业务和代理业务两大类。公司主要产品是瓷介电容器、直流滤波器、代理产品。
3.3 全球重要竞争者
(1) 雷神技术: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于1934年成立于美国特拉华州,是美国第22大制造商。公司主要经营项目包括飞机发动机、直升机、空调系统、燃料电池、电梯、滚梯、防火于安全设备、建筑设备和其他工业设备。公司业务分为六个主要部分:开利(供暖、通风、空调与冷冻设备)、奥的斯(电梯与自动扶梯)、普惠(航空发动机),斯科斯基(直升机)、汉胜(航天产品)、联合技术国际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联合技术研究中心,其中汉胜与斯科斯基共同组成了航天系统部分。
(2) 霍尼韦尔国际:霍尼韦尔国际公司于1985年在特拉华州注册成立。该公司发明和商业化的技术,以解决世界上一些最关键的挑战,围绕能源,安全,安全,航空旅行,生产力和全球城市化。作为一家多元化的技术和制造公司,公司的独特定位是将物理产品与软件相结合,为全球客户提供航空航天产品和服务、节能产品和企业解决方案、特种化学品、电子和先进材料,炼油和石油化工的工艺技术,以及建筑物和建筑物的生产力、传感、安全和安保技术工业界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使世界变得更安全、更舒适、更有生产力,提高了全球人民的生活质量。
(3) 洛克希德马丁: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马里埃塔公司的业务合并而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安全和航天公司,主要从事先进技术系统和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集成和维护。公司还提供广泛的管理、工程、技术、科学、物流和信息服务。公司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国防、民用和商业应用的产品和服务,其主要客户为美国政府机构。
第四章 未来展望
我国航天装备制造的专业能力仍需提升
目前航天大型、异形复杂结构件的制造能力还不能满足型号研制需求。航天精密制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现有的航天装备技术水平距离精密制造技术还有一定差距。此外,我国航天制造业在铝锂合金等新型轻质材料及钛合金等高熔点合金的成型、连接及增材制造技术,热防护材料、高模量碳纤维、耐烧蚀纤维陶瓷等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与自动成型加工装备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国外航天制造业在先进成形技术、先进连接技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以及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一批新的制造工艺与技术。空间在轨装配和航天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正在成为广受关注的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