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医疗健康 >>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35万亿元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35万亿元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3 发布时间:2025-05-16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达1.35万亿元,自2015年来,保持年均超10%的增速。过去十年,在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政策扶持、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医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容。2020-2021年受疫情影响,口罩、检测试剂、呼吸机等防疫物资需求暴增,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产品类型看,医疗设备占比最大,约40%,包括影像设备、手术器械等;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占比约30%;高值医用耗材占比20%左右,涵盖心血管介入耗材、骨科植入耗材等;家用医疗器械占比相对较小,在10%左右。地域分布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度高,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是主要产业集群地。以江苏为例,其医疗器械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涵盖多个细分领域;广东在体外诊断试剂、医学影像设备等方面优势突出。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优化,2024年共有5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同比增长57.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还设立了100亿元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旨在到2027年实现包括医疗在内的多个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中央财政通过财政贴息政策为设备更新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医疗机构融资成本,带动医疗设备市场需求增长。国家医保局明确将指导各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对创新器械予以支持,同时对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的收费准入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为创新医疗器械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保障。集采政策常态化,在实现以价换量、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推动国产替代加速和行业集中度提升。2024年完成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平均降价幅度达78.6%,2025年预计开展骨科创伤类、口腔种植体等新品类的集采工作。2024年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强化了临床评价要求,使监管更加科学,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化,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不断增长,2024年出口额达5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比提升至42.6%,东东盟成为最大出口市场,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机遇。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

电子元件行业:为大型医疗设备提供电子元件、电路板、芯片等电子零部件。随着医疗器械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对高端电子元件需求增加,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原材料行业:为医疗器械生产提供特殊材料等。如医用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生物材料等,2024年相关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且随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不断扩大。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预计2026年将达到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12%。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2%以上。

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器械的主要需求方。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随着分级诊疗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需求增加。2024年基层医疗市场规模数千亿元,且不断增长。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2024年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年增长率达25.8%。血糖仪、血压计、呼吸机等产品需求旺盛,其中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销量同比增长320%。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加快“出海”步伐。2018-2024年,医疗器械出口额年均增速超15%,在按摩器具、外科手术器械等领域出口表现突出。未来,企业将加强海外研发、生产和销售布局,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微型传感器、纳米技术发展,推动可穿戴医疗设备、微型检测仪器等产品兴起。如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进行健康监测。未来,这类产品将朝着多功能、高精度方向发展。5G技术普及,实现医疗设备数据实时传输和共享,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系统得以快速发展。患者在家中就能接受医生远程诊疗和健康管理。跨国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渠道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如美敦力在心血管介入、手术器械领域,西门子在医学影像设备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国内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头部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在部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突破,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但在高端领域集中度较高。如高端影像设备领域,CR4(前四大企业市场份额之和)超过80%;而在一些中低端耗材领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众多,集中度低。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专注于AI医疗、手术机器人、基因检测等前沿技术研发的企业。如专注AI医学影像诊断的联影智能,其产品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色,已获得多项专利和医疗器械注册证,未来有望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在高值医用耗材、高端影像设备等进口依赖度高的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国产企业。如乐普医疗在心血管介入耗材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新技术研发可能面临技术瓶颈、临床试验失败等风险,导致研发成本增加和产品上市延迟。医疗器械行业监管严格,政策变动可能影响企业生产、销售和注册审批。如集采政策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影响企业利润。行业竞争激烈,新进入者和跨国企业可能带来竞争压力,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和价格战。国际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影响企业出口业务和海外市场拓展。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