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医疗健康 >> 医养及康复医疗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54 发布时间:2025-06-18
医养结合是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1)医养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人口结构的演变,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养老问题成为横亘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现实问题。然而相比于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中国老龄化还面临未富先老、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养老观念传统、医疗护理及康复资源不足等特殊国情,积极、科学、创新发展养老产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方面,国内养老行业发展长期重日常照料、轻医疗护理,养老服务以食宿等最基础服务为主。而对于老年人群体,尤其是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其最需要的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长期未得到满足,医养、康养长期脱节,养老质量低下,养老运营或服务主体盈利能力亦难以提升;另一方面,经过最近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且社会养老领域(社区及机构养老)已涌现出众多优质的市场化服务主体;在产业方面已初步形成配套器械设备:医护运营、养老运营等上下游产业链条。
医养及康复医疗作为养老场景中的重要支撑,目前已取得一定发展成绩,但仍然存在与养老照护脱节、资源不足、支付体系不完善、盈利水平低下等痛点。此外,行业涉医、涉老、涉弱等特征亦决定了其发展需十分注重合规运营、民事纠纷等法律风险。总之,中国医养及康复医疗产业的发展尚需依靠政府部门、社会资本、法律界、从业者等社会各界持续创新与改革,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医养行业的前景分析
在当前阶段,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养老需求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并且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养老服务模式已经形成了所谓的“9073”格局,即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而剩下的3%的老年人则选择机构养老。在新的形势下,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在养老场景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医养结合、康养并举已经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方向。
与欧美日等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医养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尽管如此,整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痛点,例如普遍存在的医养分离现象、规范标准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专业人才和资源配备的不足,以及市场主体盈利能力的不强等问题。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显示出未来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正在积极构建三级康复医疗运行体系,包括三级医院、二级或专科医院,以及社区或居家康复等不同层次,康复产业链条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但是,整体上我国康复医疗行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分散、高端产品和服务的缺乏、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等。未来,随着器械创新、细胞疗法、资源下沉、支付体系变革等方面的持续发展,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将不断涌现出新的发展机遇。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需求增长的挑战中,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医养结合政策的实施、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以及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为我国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要实现医养结合的深度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同时需要加强行业监管,提高服务效率。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养老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智慧养老不仅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降低养老成本,为养老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综上所述,我国养老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我国养老产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政策现状
2023年3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通知表示,鉴于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已圆满结束,此前印发的相关文件同时废止。试点地区要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各地要积极组织实施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开展医养结合示范省(区、市)、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发掘培育工作基础好、群众口碑好的典型示范。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加强对以护理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