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装备制造 >> 汽车轴承:全球产销重心移向中国,利好国内轴承产业链

汽车轴承:全球产销重心移向中国,利好国内轴承产业链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639 发布时间:2023-02-14

3. 汽车轴承:全球产销重心移向中国,利好国内轴承产业链

汽车轴承的类型因其安装部位、车辆类型及生产厂家的不同而不同。同 一生产厂家、同一类型的车辆也会因车型的变化在同一部位使用的轴承 型号也会有所差异。其类型与型号的选择主要是依据轴承承受的负荷性 质、方向、大小,轴承安装部位的工作环境,以及对轴承的刚性、极限 转速、寿命、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中国是汽车轴承收入第二大市场。欧洲目前是全球领先者,其次是中国。 欧洲是最大的区域市场,按价值计算的份额接近 24%,未来中国将成为 最大的汽车轴承区域市场。

汽车发动机轴承市场占比最大。2020 年中国轴承市场约为 2000 亿元, 其中下游汽车行业占据 37.4%,约为 748 亿元。汽车轴承主要分为发动 机、传动部分以及行使系轴承。根据汽车发动机、传动部分以及行使系 的成本可以估算其轴承成本比例为 16:10:3。由此可得汽车发动机、传动部分、行使系轴承市场分别为 413 亿元、257 亿元、78 亿元。

3.1. 全球汽车产销重心移向中国,车型数量快速增长

中国汽车产量在全球占比整体提升。中国汽车产量居世界连续 13 年具 世界首位,且自 2014 年起,占比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 2020 年新冠疫 情对制造业企业影响最大的一年,该占比提高到 32.50%,由此可见,世 界汽车行业产业链逐步向中国迁移。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在全球销量中占比超 50%。自 2014 年,中国 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此后,除 2020 年受疫情影响而导致中国厂 商的停工停产外,其余年份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销量的半数 以上,2021 年其占比再度恢复至 50%以上,由此可见,无论是传统汽车 还是新能源汽车,其产业链及市场都在一步步向中国迁移,未来世界汽 车产销活动都将以中国为主要基地,利好中国汽车轴承及零配件厂商。

中国每月申报新能源车生产型号数量平均超 250 种,利好国内汽车零部 件厂商。轴承供应商送样、配套的最佳时期是主机厂研发、生产新车型 期间,这期间轴承厂可以(通过一级供应商)和主机厂共同研发,在主 机厂的台架试验和路试中测试产品性能。一旦通过测试,其产品就可绑 定某款车型并具有较高的客户黏性。新能源汽车时代车型井喷式增长, 据工信部,每月新增申报新能源车生产型号的数量平均在 250 种以上, 给了国产汽车零部件更多的配套机会。

中国汽车轴承销量逐年上升。2016-2020 年中国汽车轴承销量逐年增加, 2019 年中国汽车轴承销量为 23.2 亿套,2020 年中国汽车轴承销量约为 25 亿套,同比增长率 7.8%。未来中国汽车轴承销量将持续增长。

3.2. 电动化显著改变零部件需求,而驱动模块轴承价值量变化较小

电动化使得汽车核心零部件明显改变。汽车的电动化导致发动机需求减 少,用于发动机的轴承市场也将萎缩。但汽车所需要的轴承数量总体不 会有太多变化,大部分变化基于轴承类型的改变——由于多数纯电动车 省去了变速箱配置,且增加了电机,故原有用于变速箱的轴承将会被替 换为满足电机需要的产品。对于电动汽车上增加的新的轴承产品需求, 汽车轴承供应商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研发。

电动化对轴承提出新的挑战。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要求电机具 有很高的极限转速,同时适应-40℃低温要求和 150℃以上高温要求,并 且要求轴承具有维护功能,适应频繁启停造成的轴向冲击。总体上,汽 车驱动电机的调速范围宽、启动转矩大、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的特性, 使其对轴承的高转速、高低温、耐久性、稳定性、低摩擦、低振动、可 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轴承配置数量减少,但价值量几乎不变。传统燃油车发动机 到轮胎这一条驱动链上的轴承主要包括变速箱、轮毂轴承等,轴承数量 在 20-30 个,整体价值量在 500-600 元,据光洋股份,新能源汽车这一 驱动链被大大简化,轴承数量变为 10-20 个,但单车价值量依然在 600 元左右,轴承价值量几乎不变。传统汽车上老牌轴承厂商的地位难以被撼动。相比于世界八大轴承企业 (全球汽车轴承市占率超 70%),中国企业在技术、市占以及成本方面 都具有不小的劣势。

具体地,1)资金及生产规模壁垒,汽车轴承行业 拥有较高的资金进入门槛,企业规模成为其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 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生产销售规模、生产效率并降 低生产成本。2)客户资源以及营销渠道,轴承作为与汽车安全性能相 关的部件,传统汽车轴承生产企业获得经销商的认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 间,对于新进入者十分不友好,其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大量下游客户群。 此外,虽然销售渠道的建立成本高,但是维护成本极低,这就造成后进 企业难以与先入企业竞争市场份额。3)技术壁垒,随着客户对汽车轴 承的性能、精度、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深厚的技术研发水平的积 累,就无法拓展新的业务。对于整车制造商而言,其对供应商往往会提 出很高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能力,从而能够参与到整车产品的同步开 发或超前研发中去,以保证汽车轴承等零部件能与整车产品同步推出和 升级。

3.3. 人工成本及产业集群驱动,汽车轴承产业链转向中国是大势所趋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汽车轴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是大势所趋。一个典型 的案例就是八大轴承厂商正将轴承的生产制造环节逐步向中国转移,驱 动力包括: 1)中国人工成本优势显著。中国轴承制造业人均月工资在 7600 人民币 左右,约为欧美的 1/4-1/6,而相比墨西哥、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约为其 2-4 倍,但考虑到工人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效率,同时考虑轴承制造业配套及 物流成本因素,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有望凸显出轴承制造业成本优势。2)中国轴承产业集群靠近汽车产销中心。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形成长 三角、珠三角、中部、东三省、京津冀、川渝等汽车产业集群地区。同 时,中国也形成了瓦房店(东北)、洛阳(中部)、苏锡常(华东)、 浙东(华东)、柳城等轴承产业集聚区,珠三角虽未形成规模较大的集 聚区,但附近仍有相关的轴承企业。整体上,中国轴承产业集群和汽车 产业集群重合较大,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贡献了约 1/5 的汽车产量,而两 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也坐落于此,有利于相关轴承供应商就近配套。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