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装备制造 >> 全球轴承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我国五大产业集群各具特色

全球轴承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我国五大产业集群各具特色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804 发布时间:2023-02-14

1. 全球轴承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我国五大产业集群各具特色

1.1. 轴承历史悠久,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部件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的摩擦性质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其中滚动轴承最为常见。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轴承企业规模超级化、集团化,形成了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如日本的 NSK轴承、NTN 轴承,瑞典的 SKF 轴承,德国的 FAG 轴承、INA 轴承等;轴 承产量猛增。轴承品种繁多,用途日益广泛,既有传统的单列、双列、 多列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又有万向节 轴承、超薄壁轴承、空气轴承、各种在高速/高温/低温/防磁/耐腐蚀特殊工况下使用的专用轴承等等;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手段 完善,工序间电脑管理,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率高。轴承材料高级化、 复合化、多样化,因而轴承质量有较大提高。轴承材料不仅包括高碳铬 钢、渗碳钢、不锈钢、耐热钢、工具钢等金属材料,而且还有陶瓷、塑 料、石墨和碳纤维等非金属。轴承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可以说世界轴工业促使所有使用轴承的工业、行业,领域发展繁荣起来,对于整个界经济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1.2. 全球轴承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八大集团占据主要市场

1.2.1. 全球轴承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亚洲为主要消费市场

全球轴承行业规模超千亿美元。2019全球轴承市场规模为 1075 亿美 元,2020全球轴承市场规模达 1187 亿美元/+10.5%。预计未来轴承市 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亚洲为主要消费市场。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占据了全球轴 承消费的半壁江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轴承消费市场。欧洲和北美地区 紧跟随后,分别为 25%和 20%。

1.2.2. 八大集团占据主要市场,疫情下收入增速放缓

全球八大跨国轴承企业占据全球70%的市场。世界八大轴承企业包括斯 凯孚(SKF)、舍弗勒(Schaeffler)、恩斯克(NSK)、 捷太格特(JTEKT)、 恩梯恩(NTN)、铁姆肯(TIMKEN)、日本美蓓亚(NMB)、 不二 越(NACHI)。其中斯凯孚轴承行业市场占有率为 7.6%,为第一大轴 承供应商。舍弗勒市场占有率为 4.4%。

全球八大跨国轴承企业体量大,近年来增速放缓。全球八大跨国轴承企 业体量巨大,多数企业营收在 300 亿以上,近年来合计营收增速放缓甚 至转负,源于疫情对于跨国公司生产、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

1.2.3. 轴承应用广泛,几乎涵盖所有工业板块

轴承应用领域几乎涵盖所有工业板块。轴承制造是我国体量较大的高端 装备零部件市场,从产业链环节来看,轴承制造产业的上游产业链包括 原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上游原材料主要是轴承钢以及少部分的非金属 材料,轴承粗钢产量逐步上升。中游市场的大多数轴承厂商会选择采购 部分零部件以生产轴承,零部件主要包括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器和 密封圈。全球轴承中游市场几乎被瑞典、德国、日本、美国四个国家的 八家大型轴承企业垄断,市场占有率合计达到 70%以上,而国内企业主 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下游应用与汽车行业、重型机械行业、家电和电机 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等相关联。汽车、电工、机床为轴承的前三大应用 领域。整体来看,轴承制造产业上下游所涉及的领域范围非常广泛。

1.3. 中国轴承市场突破 2000 亿,五大产业集群各具特色

1.3.1. 中国轴承市场突破 2000 亿,行业集中度偏低

2021 年中国轴承市场规模突破 2000 亿。自 2006 年以来我国轴承市场规 模逐步扩大,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2021 年中国轴承市场规模为 2278 亿元/+8%。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销售收入来看,我国都已经是世界第 三大轴承生产大国。

中国轴承出口金额高于进口金额。自 2011 年以来中国轴承出口金额超 过轴承进口金额,出口金额稳步提升。2021 年进、出口滚动轴承金额为 43.9 亿美元/+21.1%、51.5 亿美元/+42.0%,均创历史新高。价格上看, 出口均价约为进口均价的一半,代表我国(出口)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 整体看进口价格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汽车是轴承最大的下游应用。2020 年占比 37.4%。2015 年新能源车产量 中国占比整体保持在 50%以上,全球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车产业重 心正在移向中国,利好中国轴承产业。

国内轴承头部企业体量偏小,但增速较高。轴承行业集中度低,CR10 仅为 28.0%。2021 年中国规模以上轴承企业营收合计 2278 亿元,行业 规模较大,但参与者众多、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集中度低,CR6 仅为 24.1%。2021 年中国轴承企业仅有人本和万向产值超过 100 亿,产值分 别为 200 亿和 130 亿元左右,体量分别与铁姆肯和不二越相近,前十大 轴承企业平均产值约 60 亿,整体体量较小。2021 年前十大产值合计增 速在 17%,增长较快。

1.3.2. 中国已形成五大轴承产业集群,集中于东北和中、东部

从区域竞争来看,我国轴承行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包括辽宁瓦房地 区、河南洛阳地区、浙东地区、山东聊城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每个地区 产业集群都各有特色,如辽宁瓦房地区轴承产业基地是中国最大的轴承 产业基地,基地依托中国最大的轴承生产企业——瓦轴;河南洛阳轴承 产业聚集区是我国技术积淀最深厚的轴承产业集聚区,是中国轴承行业 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轴承制造企业之一;长三角是我国轴承生产主要地 区,轴承生产主要分布于苏州、常州、无锡、上海等地;浙东轴承产业 基地以常山县、杭州、宁波、绍兴为核心,北部与江苏轴承产业基地相 邻。聊城轴承产业基地以山东聊城为中心,是我国最大的轴承保持架生 产基地和最大的轴承贸易基地。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