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社消零售 >> 我国饮料行业发展趋势:重启增长!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543 发布时间:2023-04-14
毫无疑问,“重启增长”已成为饮品行业的共同心声。2023年,中国的经济、资本市场都已经到了触底反弹的阶段,最重要的是,饮品人的信心已经到了触底反弹的阶段。
2022年我国饮料市场规模达到12478.0亿元,消费者经常喝的饮料品类较多,主要有包装饮用水(62.7%)、碳酸饮料(55.0%)、奶制品(54.0%)和气泡水(42.0%)。2020年以来,因受疫情影响,全球软饮料行业的投融资数量出现短暂下滑,但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复苏,饮料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不可否认,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0.4%,这主要是因为疫情对消费造成了明显冲击。2021年社会零售总额达到440823.2亿元,同比增长12.4%,疫情之下,消费有所回暖,带动了饮料行业销售额的回温。饮料行业的产量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2020年我国饮料产量16347.3万吨,同比减少7.9%,而2021年产量有所回升,产量达到18333.8万吨。和仕咨询集团分析师认为,目前饮料行业的产销量基本匹配。在疫情影响下,部分行业停产停工,饮料行业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缩减。随着聚会、婚宴等逐步恢复,饮料生产企业或需加大产能。
调研数据显示,饮料消费者的饮料购买方式主要通过线下购买,占比67.3%,即时性需求较强。从饮料品牌知晓方式看,线下实体店的陈列就是较好的品牌传播方式(52.7%);广告传播渠道方面,电视广告(51.9%)、短视频平台(48.0%)和线下广告(39.6%)的传播效果也比较明显。和仕咨询集团分析师认为,作为日常消费频率高、即时性需求强的产品,饮料购买依然以线下为主,并且饮料产品的展示和广告传播都具有一定的推广效果。
消费者经常喝的饮料品类较多,主要为包装饮用水(62.7%),碳酸饮料(55.0%),奶制品(54.0%),气泡水(42.0%)等。和仕咨询集团分析师认为,由于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在大部分佐餐、出游的情况下,消费者选择饮品的主要目的是补充水分,且包装饮用水相较于其他饮品来说,添加剂较少,较为健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受消费者偏爱。
据FMCG Gurus在去年11月发布的2023消费趋势报告已经显示,全球有约72%的消费者表示,他们目前最关心的是家庭日常饮食起居的开支及预算;也有近63% 的人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地寻找减少食品饮料支出的方法。
基于此,消费者开始考虑改变他们在日常食品饮料上的消费习惯,尽可能减少非必需的产品,表现出较低的品牌忠诚度,具体表现为“消费降级”。
然而,这一转变并不意味着人们会选择质量较差的或最便宜的产品。相反,当前消费上的降级更多是意味着消费者心态上的“升级”,他们期望产品能更符合物美价廉、基本功能、刚性需求这些关键原则。
随着这一消费观念的转变,品牌如果能主动迎合那些寻找更优惠产品的消费者,推出符合消费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受到大众重视。
2023年,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不仅在寻找健康的无添加饮料,也在积极寻求添加了营养成分或功能成分、能够促进健康的饮料。如今,他们需要更多带有健康标签的产品来帮助他们从各个方面改变生活方式,而饮料中的成分则尤其强调天然有机、可持续性,以及对身心影响具备针对性和可追溯性的。
Austria Juice发现,与提升免疫系统相关的食品配料正呈上升趋势,并在当前全球饮料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根据FMCG Gurus消费研究得到,大众在针对免疫系统的关注以66%的比例位居健康目标之首,消化系统排在第二位,占56%,其次是心脏健康,占53%,心理健康占48%,认知健康占38%。
ADM在其2023年全球消费趋势报告中显示,有55%的全球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在“量身定制”的功能性食品上花费更多,以支持他们的个人健康目标。个性化的营养产品除了能更好地考虑个人的健康需求外,还可以顾及个人倾向的口味、文化偏好或者作息习惯,能够更理想地融入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