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是指,政府面对“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基本状况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在管理、服务和基本秩序管控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作出相应调整、形成相应的制度机制和组织体系。在“互联网+”时代,政府在线服务能力已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更是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政务”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方式在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互构逻辑,阐明“互联网+政务”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作用机制,对于优化政府治理,助力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8.4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50亿,占网民整体的85.3%。数据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7948,排名从2018年的第65位提升至第45位,取得历史新高,达到全球电子政务发展“非常高”的水平,其中在线服务指数由全球第34位跃升至第9位,迈入全球领先行列。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用户总量达8.09亿,其中国家平台注册的个人用户达1.88亿。另一方面,平台快速响应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推进跨省通办,释放发展潜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快速响应多变的业务需求,解决办事人空间与时间难题,将是未来政务服务改革的主要方向。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全国一体化平台)移动端建设进入统筹化、标准化、规范化时代,对全面提升移动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规划》提出了三大任务11项具体工程,到2025年,推进政务信息化工作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互联网+政务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政务的概念、特征及中国互联网+政务的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互联网+政务的发展现状以及电子政务、移动政务市场的发展做了深度分析,随后报告具体分析了政务大数据建设状况、智慧政务及互联网+政务的典型案例,并对区域建设情况及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做了详细解析,最后,报告对互联网+政务的投资状况及典型投资项目做了详细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科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