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下,“十四五”要解决制约经济新增长的软硬件环节。中央政府将推出一批重大项目、一批重大工程、一批重大政策,围绕贴近民生领域、公共基础设施薄弱领域、能拉动消费的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围绕实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展开投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所建立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它是充分发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潜力,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的有力措施。
根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至2020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总规模由420亿元增长至1658亿元,年化增长率接近20%。据ITS114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20年12月底,我国智能交通千万项目(不含公路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296.12亿,项目数1400个,市场项目平均规模约为2115.12万。其中交通管控千万项目市场规模约为164.16亿,项目838个,市场项目平均规模约为1958.89万;智能运输/智慧停车千万项目市场规模约131.96亿,项目数562个,市场项目平均规模约为2348.07万。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我国智能交通千万项目市场相比2019年(235.06亿)增长25.98%,其中交通管控市场增长缓慢,同比增长1.28%;而智能运输/智慧停车市场增长迅速,相比2019年(73.06亿)增长80.62%。截至2021年12月底,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除停车项目)中标过亿项目20个,中标过亿项目市场规模总计约为55亿。其中交通管控市场中标过亿项目8个,总计为27.44亿;智慧运输市场中标过亿项目12个,总计为27.56亿。
2020年8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目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截至2020年11月30日,交通运输部已公开34家交通强国试点单位中23家的工作方案。其中智慧高速项目明显增多,应用更加丰富,基础设施数字化比例增加,对应的信息化投入显著增加。2021年3月,交通运输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推进先进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促进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和产业健康发展。该指南提出,到2022年年底,制修订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交通信息辅助等领域智能交通急需标准20项以上,初步构建起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智能管理和服务、车路协同等领域智能交通关键标准20项以上,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应用、满足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需求的标准体系。2021年8月,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快新一代轨道交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自主研发及产业化,鼓励各类金融资本支持交通运输新基建项目。2021年9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6年)》。到2025年,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制修订一批技术标准规范,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智能管理深度应用,一体服务广泛覆盖,交通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交通运输部2021年12月印发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一脑、五网、两体系”的发展格局,交通新基建取得重要进展,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投融资规模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智能交通投融资事件23起,投融资金额72.36亿元。2019年以来我国投融资事件下降,投融资金额却持续增长。由此来看,智能交通领域投融资更为谨慎,资本青睐较为成熟的项目。
和仕咨询发布的《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十四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依托庞大的调研体系,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通过对智能交通行业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及前景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挖掘智能交通行业相对成熟的确定型投资机会、挑战机遇并存的风险型投资机会和仍在探索中的未来型投资机会,并对智能交通行业的投资风险做出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