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和独立型,可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并网型微电网通常与外部电网联网运行,且具备并离网切换与独立运行能力。微电网是大电网的有力补充,也是智能电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商业区域、城市片区及偏远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从全球来看,微电网仍然主要处于试点和示范阶段,尚未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近年来,微电网的技术推广有范围扩大之势,全球微电网市场规模稳步成长。全球微电网市场在2020年的估值为270亿美元,调整后的规模会达到2026年的465亿美元。在此期间,这一市场会以9.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相比于美国、日本和欧洲,我国的微电网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微电网的布局建设加快。国正在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微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一部分将会获得高增长;另外,中国有很强的电力安全稳定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清洁能源有效利用需求,这两方面将推动中国微电网建设在未来5到10年迎来高潮。
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微电网的发展。2022年3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优化完善电网主网架,在关键节点布局电网侧储能,提升省间电力互补互济水平,鼓励用户投资建设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推动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多能互补等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园区协同发展。优化涉企服务,打通堵点,为分布式发电就近交易、微电网、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22年3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其中提到推进本地应急保障电源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重要用户发展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完善用户应急自备电源配置,统筹安排城市黑启动电源和公用应急移动电源建设。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探索建设高可靠性可再生能源微电网。2022年4月2日,国家能源局和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其中提出开展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聚合研究,提出多点布局储能系统的聚合方法,掌握多点布局储能系统聚合调峰、调频及紧急控制系列理论与成套技术,实现广域布局的分布式储能、储能电站的规模化集群协同聚合;开展岛屿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智能微网关键技术攻关。
微电网迎来投资风口,依托微电网能够衍生出很多的商业模式。未来我国微电网行业将朝着能效更高、热电联产、多能互补、清洁安全的方向发展。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微电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微电网的概念及应用,接着分析了全球微电网行业的发展状况、中国微电网发展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并对微电网的商业模式、示范项目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然后,报告具体介绍了微电网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随后,报告深入分析了国内主要微电网研发机构、建设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的发展。最后,报告对微电网气行业的投融资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