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发电是利用在粮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稻壳为原料,在煤气发生炉中燃烧产生煤气,净化为纯净气体后再送入发电机燃烧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稻壳发电技术主要有“稻壳煤气发电”和“稻壳蒸汽发电”两种技术路线。
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农业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思路及目标,有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我国稻米产量逐年提升,稻米加工企业众多。作为稻米加工过程中数量最多的副产品,稻壳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2吨稻壳的热能相当于1吨标准煤,稻壳作为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等燃料,生态效益显著。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专业科研机构已经开始对稻壳煤气作为能源进行深入研究。经长期试验和不断改进,我国稻壳煤气发电技术已经在集成创新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利用稻壳产生煤气作为动力燃料开发电能的生物质发电技术,在我国黑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已经有所推广,取得良好效益。
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环保意识和要求的提高,对稻壳等农作物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将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稻壳发电机组具有设备相对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投资少、回收快,稻壳发电行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稻壳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五章。首先介绍了稻壳发电的原理、技术路线等,接着全面分析了中国稻壳发电行业当前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总体发展状况;然后具体介绍了黑龙江、安徽、江西等地稻壳发电产业的发展;最后分析了中国稻壳发电产业的投资潜力与未来前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