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20-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经济环境
1.2 政策环境
1.3 社会环境
第二章 2020-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分析
2.1 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概况
2.2 2020-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项目分析
2.3 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4 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策略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国氢储能产业发展状况
3.1 中国氢储能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3.2 中国氢储能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3.3 中国氢储能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模式
3.4 氢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5 中国氢储能成本分析
3.6 中国氢储能产业化制约因素分析
3.7 中国氢储能行业发展展望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整体分析
4.1 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综述
4.2 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产业链分析及应用场景
4.3 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壁垒
4.4 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五章 2020-2022年电化学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5.1 2020-2022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发展状况
5.2 2020-2022年中国锂电池行业运行状况
5.3 2020-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分析
5.4 2020-2022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进出口数据分析
5.5 中国锂电池产业链结构分析
5.6 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7 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5.8 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第六章 2020-2022年电化学储能——钒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6.1 钒电池的概念及原理
6.2 全球钒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6.3 中国钒电池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6.4 2020-2022年中国全钒液流电池进出口数据分析
6.5 中国钒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第七章 2020-2022年电化学储能——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7.1 铅酸蓄电池相关概述
7.2 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7.3 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链分析
7.4 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策略
7.5 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第八章 2020-2022年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器行业发展分析
8.1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概述
8.2 超级电容器行业运行综况
8.3 超级电容器市场竞争主体
8.4 国际超级电容龙头企业——Maxwell
8.5 超级电容器应用领域分析
第九章 2020-2022年中国物理(机械)储能行业发展分析
9.1 物理(机械)储能行业发展综述
9.2 压缩空气储能
9.3 飞轮储能
9.4 重力储能
第十章 中国新型储能区域市场发展分析
10.1 河北省
10.2 浙江省
10.3 内蒙古
10.4 其他地区
第十一章 2020-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分析
11.1 锂
11.2 钴
11.3 三元材料
11.4 电解液
11.5 隔膜
11.6 石墨烯
第十二章 2020-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链下游应用市场分析
12.1 微电网
12.2 光伏发电
12.3 风力发电
12.4 新能源汽车
12.5 通信基站
第十三章 2019-2022年国内外新型储能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13.1 特斯拉(Tesla)
13.2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4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13.5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13.6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四章 中国新型储能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4.1 投资经济性分析
14.2 行业投资机会
14.3 投资价值评估
14.4 行业投资壁垒
14.5 投资策略建议
第十五章 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5.1 新型储能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5.2 “十四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
15.3 和仕咨询对2022-2026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预测分析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电力为主要输出形式的新型电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熔融盐储能等。
中国拟推进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计划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2022年1月29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2022年6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完善适应储能参与的市场机制,鼓励新型储能自主选择参与电力市场,坚持以市场化方式形成价格,持续完善调度运行机制,发挥储能技术优势,提升储能总体利用水平,保障储能合理收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多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增长迅猛。GGII储能项目库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达到12.7GW,是2021年全年3.4GW的3.7倍。从具体技术路线看,锂离子电池凭借完善的产业配套、循环寿命长、建设工期短、转化效率高等优势,成为2022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的主流技术路线,新增装机10.2GW。与此同时,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非锂离子技术路线在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暴涨,储能锂电池产能紧缺的背景下也迎来发展新机遇,2022年上半年非锂离子电池技术装机接近2.5GW。
新型储能用户侧具备最广泛的应用场景,多场景需求有望进一步推进多类型商业模式的演化。在碳中和背景下,电能替代带动新型储能灵活建设,有望加速综合能源服务等商业模式的落地和推广。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新型储能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氢储能、电化学储能(锂电池、钒电池、铅酸蓄电池)、电磁储能、机械储能等细分市场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新型储能区域市场、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及国内外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重点分析了新型储能产业的投资机会及风险,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