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联合体是由区域医疗中心或三级医院联合二级医院和区域内的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联合体,也称医联体。它是当前国家卫生和改革高度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建立合理有序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的加快和人群疾病谱的改变,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连续性的服务需求。然而,因为各层级和各类型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分属不同层级行政部门的管理体制以及机构间的无序竞争,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出现分层断裂和服务碎片化问题,不能满足居民对健康和卫生服务的需求。因此,应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的整合以及医疗机构间的整合,从而提高整个体系的能力,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2020年5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提出认真落实医改任务,牵头组建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切实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2020年7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以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通知》明确,本办法所称医联体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或者称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2021年1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进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2020年,754个试点县中,符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标准的达到535个,占比71%;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组建县域医共体4028个。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大部分省份已经取得共识,呈现全面推开的趋势。
国家和地方层面相关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医联体发展进入新阶段。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医联体(医疗联合体)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医疗联合体的基本概念及国际建设模式,接着对中国医疗联合体建设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分别对中国医疗联合体建设状况及发展模式进行了细致解析,随后报告具体分析了医疗联合体重点区域建设情况及典型案例。最后,报告对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投资潜力及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