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电子支付是指一些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通过与银行的商业合作,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户的个性化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
目前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基本趋于成熟,支付企业规模和业态格局基本划定。第三方支付业务范围基本完全覆盖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数字电视支付及移动电话支付,服务细分行业从网购、航旅、网游、电信等传统支付领域不断扩张到金融产品网销、服装、机械、直销、物流为代表的传统行业领域,市场竞争白热化,企业纷纷寻求新的市场空间和盈利空间。
在政策鼓励及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努力和创新下,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2021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0283.22亿笔,金额355.4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0%和20.67%。其中,2021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为288.1万亿元。2022年一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2313.28亿笔,同比增长4.85%,金额84.41万亿元,同比下降2.38%。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加强对第三方支付金融业务的监管。2021年1月20日,为进一步规范支付服务市场,防范支付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非银行支付机构未遵循安全、高效、诚信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影响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人民银行可以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建议采取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停止实施集中、按照支付业务类型拆分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措施。2021年7月23日,为进一步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报告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办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要求,央行分支机构应当将支付机构重大事项报告执行情况纳入支付机构年度分类评级考核。同时,支付机构应当健全重大事项报告、风险事件防控、处置等工作机制,明确重大事项报告、风险事件处置责任部门和应急处置流程、措施,提高风险预警、监控和处置能力。
第三方支付行业在经历了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后,各大支付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日趋明显,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及金融链条的重构已初步显现。未来第三方支付企业争夺的不仅是技术的高地,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如何抓住支付金融化变革的机遇,从而迅速占领市场,是未来支付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探寻的目标。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七章。首先介绍了电子支付及第三方电子支付的概念等基本情况,接着阐述了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然后对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随后,报告重点分析了第三方电子支付的竞争状况及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并分析了第三方电子支付主要企业的经营状况。最后对第三方电子支付进行了投资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