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务案例 >> 可行性研究 >> 江西省年产1000吨智能化合成农药原药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西省年产1000吨智能化合成农药原药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概况

1、项目名称:年产1000吨智能化合成农药原药技改项目

2、建设单位:江西XX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改

4、建设地点XXXX区XX开发区

5、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6、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800.00万元

二、项目内容

公司对现有4号合成车间和2号合成车间进行升级改造,停产原4号合成车间1000吨/年丙硫菌唑原药生产,技改生产年产600吨新型除草剂砜吡草唑原药,原2号生产车间年产200吨环磺酮原药扩产至年产400吨。项目依托原有车间设备及设施,总产能不变,采用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及过程控制系统,新增反应釜、计量槽、冷凝器、真空泵、离心机、空压机、降膜塔、吸收塔等设备。

三、项目背景

“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优化生产布局,促进产业做优做强,加大退出高风险、高污染产能的力度,控制过剩产能。要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培育一批生物农药优势企业和绿色农药制剂加工企业。要推行绿色生产,推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减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耗。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农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坚持绿色、安全、创新、高质量发展。提高绿色生产技术,推动制剂加工智能化。研究开发高效环保加工的共性关键技术,鼓励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农药制剂加工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农药制剂的生产水平以及制剂的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想在制剂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企业就必须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发展创新,将绿色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到农药制剂生产当中,打造集技术、工艺、设备、人员为一体的农药制剂产业灵动岛。

近年来,农药制剂行业从作坊式生产阶段,走向流程型、自动化制造技术的开发和产业阶段,但离迈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支持下的智能化生产阶段还有一定距离。

目前,我国农药制剂行业智能制造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薄弱,大数据、云计算尚不能有效利用。企业基本具备生产自动化水平,但大多局限于安全生产、减少劳动力层面。数据采集不能集成处理,无法成为决策判断的依据。驱动智能化受阻,农药制剂产业各工作板块独立无连接,造成系统多环节调度不灵,产生信息或者自动化孤岛,智能化生产空有口号,落地实施较为困难。这些是目前大多数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农药制剂生产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500.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15.95万元,年均净利润86.96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4.81万元,年增值税为48.12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4.49%,投资利税率20.56%,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1.09%,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90年。

此报告为公开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和仕咨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