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9日,江苏省政府公布《2020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十三五”时期,江苏在首轮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取得了一批标志明显、群众认可的治污成果,全省PM2.5浓度首次“破4”(年均浓度低于40微克/立方米),南京、无锡、苏州、南通、盐城5个设区市PM2.5浓度首次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总体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第三方调查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3.3%。2021年,江苏PM2.5首次以省为单位达到二级标准,改善幅度长三角地区第一;在国考断面数量翻番、全国最多的情况下,优Ⅲ比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升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大幅提高41.1个百分点;太湖总磷、总氮浓度分别下降22.7%和13.4%,达到近十年来最好。
江苏是全国节能环保产业发祥地,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质效高,集群化特征明显,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十三五”以来,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以年均8%以上的速度增长,2020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7000亿元,总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020年8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省国考断面三类水质比例提高到80%。聚焦“重化围江”、“散乱污危”小化工等问题,持续开展化工行业整治提升。积极建设“无废城市”,深化秸秆综合利用,推动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循环利用。2020年9月21日,江苏省财政厅和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法》自2020年11月1日实施。2021年9月2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示范省,在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制定更高的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2022年1月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指出到2025年,完成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任务,4个以上设区市建成国家“无废城市”;到2030年,所有设区市均达到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2022年1月24日,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为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规划了“路线图”。2022年1月,《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正式印发。这是江苏首次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工作列入省级专项规划,也是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领域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江苏省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情况,接着分析了江苏省环保产业的发展环境和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然后具体介绍了江苏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土壤修复、大气污染防治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江苏省环保产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和投资分析,接着分析了江苏省环保产业的未来前景和发展趋势,并对江苏省环保产业相关政策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