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是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的总称。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不包括经检验、鉴定为危险废物的建筑垃圾。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建设过程当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了城市垃圾当中涵盖非常大的一项垃圾比例。截至2021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达到32.09亿吨,同比增长5.6%。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的总收入经历了快速增长,总收入由2016年的32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
2020年5月8日,住建部制订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手册(试行)》。《指导手册》从总体要求、专项方案、源头减量、分类收集与存放、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等方面对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作出了详细要求。2020年5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指导督促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推动工程建设生产组织模式转变,有效减少工程建设过程建筑垃圾产生和排放,不断推进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人居环境改善。2020年9月15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征求意见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于2021年,《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确保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对节约和替代原生资源及有效减少碳排放量起重要作用,均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方式。因此,碳达峰及碳中和等政府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的发展。
同时,各地政府也已经出台各类政策,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2021年2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印发《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2022年3月14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对《河北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导则》共分为7章和2个附录,其中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源头减量、收集和运输,处置和利用,再生产品应用,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等。为贯彻国家和北京市节能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政策,促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北京市各类建设工程中应用与推广,2022年4月,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技术规程》(DB11/T 1975-2022)发布,并2022年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2022年4月28日,福建省福州市印发了《福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再生产品推广应用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同时附带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主要种类及适用工程部位参考目录。2022年5月17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联合相关市级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北京全面鼓励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推进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建造模式,最大程度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的日渐成熟与规范,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经在全国各地投入使用生产,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原材料,中国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市场格局势必会呈现突破式的快速行进。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在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多数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处理完的骨料,可被再次应用于公路建设、房地产项目、城市化建设、园林建设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低碳经济、绿色世界”的主题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破碎筛分设备以及中国用户对建筑垃圾处理产品方面的认知度不断加强,将促成其行业迅速发展。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章。报告首先介绍了建筑垃圾处理的基本概述、国外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经验借鉴、建筑垃圾处理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国内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状况及重点城市行业发展情况,然后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建筑垃圾处理工艺及技术做了详实的解析,并对建筑垃圾处理重点企业进行了透彻的研究,最后对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投融资模式和发展前景做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