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截至202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23512万吨,较“十二五”末新增22.7%,生活垃圾处理量23492.68万吨,较“十二五”新增25.3%,其中无害化处理量23452.33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99.8%,较“十二五”增长30.19%。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963460吨/日,其中卫生填埋能力达到337848.11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567804.44吨/日。2020年全国城市范围内拥有无害化处理场(厂)1287座,较“十二五”末新增397座,增幅44.6%,其中包括垃圾填埋场644座,填埋场数量与2015年末基本持平,垃圾填埋设施处于相对饱和阶段;垃圾焚烧厂463座,较“十二五”末新增240座,增幅超110%,“十三五”是垃圾焚烧建设高峰期;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180座,较“十二五”新增5倍。与近年固废市场相呼应,推测有机垃圾处理等无害化处理手段在“十三五”得到快速发展。
垃圾焚烧方面,2022年上半年累计开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6个,对比2021年上半年的开标情况,略有下降。2022年上半年,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开标项目本就不多,再叠加4、5月连续两个月的低迷走势,整体开标数量上有所下降。除了开标数量下降外,市场份额也严重“缩水”,2021年上半年累计释放180.5亿人民币,其中千吨级以上项目达8个,2022年上半年,累计释放134亿人民币,千吨级以上项目6个。平均垃圾处理费也略有下降,2021年上半年平均垃圾处理费单价为94.4元/吨,而2022年上半年平均垃圾处理费单价为90元/吨。7月开标了5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其中上林县垃圾处理业务特许经营权整体打包出售,并没有具体预算金额,其余4个项目总投资约13.6亿人民币,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900吨/日,平均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单价约83元/吨。8月份整体情况回暖,累计8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标,项目总投资超35亿人民币,平均垃圾处理单价较7月提升至100.85元/吨,除汉川市静脉产业园项目外,预计新增垃圾焚烧产能达4650吨/日。
2021年10月19日,《厨余垃圾处理技术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是在《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的基础上修订后推出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同日,住建部发布了《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标准(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增加了垃圾分类相关要求;删除了有关“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所有条文和内容;优化了收集站的服务半径;修改、细化了收集站规模与用地指标;补充了收集站环境保护、安全与劳动卫生有关要求。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2021年12月16日,中华环保联合会批准发布《生活垃圾焚烧电厂规范运行评价》团体标准。2022年7月8日,住建部发布关于行业标准《厨余垃圾处理厂运行监管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标准规定了处理厂运行监管岗位及专业配置、监管程序、监管内容以及处理厂运行效果考核等方面的内容。2022年7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 80 万吨/日左右。2022年7月,财政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意见》,意见明确,加快推进入户道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消防救援,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2022年8月19日,国管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的通知》。
2021年5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到2025年底,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基本满足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县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等具体目标。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二十一章。首先介绍了垃圾处理以及垃圾分类相关概念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垃圾处理业的总体概况,之后对垃圾分类推进状况和国内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垃圾焚烧发电产业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然后报告具体介绍了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垃圾处理、电子垃圾处理等领域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垃圾处理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设备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和项目案例分析。最后,报告分析了垃圾处理行业的投资模式、投资价值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