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是指检测机构接受产品生产商或产品用户的委托,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及专业技术对食品安全方面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从而评定该种产品是否达到政府、行业和用户要求的质量、安全、性能及法规等方面的标准。
食品检测行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朝阳”产业。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曝光,提升了消费者和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也越来越严格;另外,受国外严格的进口标准和监管的影响,相应的也促使了我国的检测标准以及检测手段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迅猛。
在中国的检测市场上,主要由国家检测、企业内部检测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构成。政府强制性检测是全部检测市场的主体部分,目前国家检测机构利用其传统垄断优势占据此领域;外资检测机构与民营检测机构构成独立第三方检测的主体,是政府强制性检测之外的全部检测内容。当前,知名的外资检测机构包揽了国内第三方检测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的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依然处在前进时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力争发展到可与外资检测机构平分第三方检测市场。
针对2021年31个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总局公开发布的食品监督抽检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涵盖了33大类食品及其他食品,共计抽检1050822批次产品,依据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检出不合格样品共计18340批次,总体问题发现率为1.75%。2022年上半年,全国四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市场上销售的全部34大类食品,按法定程序和食品安全标准等规定组织食品抽样、检验,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37万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5.94万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51%,较2021年同期上升0.17个百分点。
2021年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了并发布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2022年3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加强保障食品安全的技术研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因素挖掘、监测预警与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食品安全追溯、食品安全“绿色”检测、快速检测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提升面向重大活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搭建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突破,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8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2022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要求标准起草应当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以保障健康为宗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实际需要,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和风险评估结果,深入调查研究,确保标准严谨,指标设置科学合理。2022年8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食品安全标准、监测评估与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以提升卫生健康系统基层食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为重点,发挥好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在“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概念、分类、产业链及相关因素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食品安全行业的监管制度,并深入分析了国内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乳制品、肉类等细分行业和重点检测项目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区域发展状况、生产技术、检测仪器以及重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报告重点分析了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投资潜力及典型投资项目,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及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