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油焦简述
1.1 石油焦的定义及分类
1.2 石油焦的物理性状
1.3 石油焦的质量标准
1.4 石油焦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 2020-2022年中国石油焦市场分析
2.1 产能分布
2.2 消费结构
2.3 表观消费量
2.4 贸易结构
2.5 供需态势
2.6 产业链
第三章 2020-2022年石油焦产量统计
3.1 2020-2022年全国石油焦产量趋势
3.2 2020年全国石油焦产量情况
3.3 2021年全国石油焦产量情况
3.4 2022年全国石油焦产量情况
3.5 石油焦产量分布情况
第四章 2020-2022年石油焦市场进出口统计
4.1 2020-2022年未煅烧石油焦(含硫量<3%)进出口数据分析
4.2 2020-2022年其他未煅烧石油焦进出口数据分析
4.3 2020-2022年已煅烧石油焦(含硫量<0.8%)进出口数据分析
4.4 2020-2022年其他已煅烧石油焦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五章 2020-2022年石油焦市场价格分析
5.1 2020年石油焦价格走势
5.2 2021年石油焦价格走势
5.3 2022年石油焦价格走势
第六章 影响石油焦市场的因素
6.1 宏观经济及政策导向
6.2 上游市场对石油焦的影响
6.3 下游市场对石油焦市场的影响
第七章 2020-2022年石油焦下游消费市场分析
7.1 燃料
7.2 金属硅
7.3 石墨电极
7.4 预焙阳极
第八章 石油焦市场投资分析
8.1 投资潜力
8.2 投资估算
8.3 投资风险
8.4 投资建议
石油焦是原油经蒸馏将轻重质油分离后,重质油再经热裂的过程,转化而成的产品。石油焦具有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机械性质,主要用于电解铝中的预焙阳极和阳极弧、碳素行业生产增炭剂、石墨电极、冶炼工业硅以及燃料等。
北美、南美是世界石油焦的主要生产地,欧洲的石油焦基本自给自足,亚洲石油焦主要产地是科威特、印尼、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需求量逐年上涨。在原油加工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必然产生大量原油炼制的副产品石油焦,我国石油焦市场得到飞速发展。从国内石油焦产量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产量居首位的是华东地区,占国内石油焦总产量的50%以上。其次是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2021年,我国石油焦产量达,3029.5万吨,同比增长3.7%;2022年1-6月,我国石油焦产量为1472.2万吨,同比下降1%。从区域占比来看,2021年,中国华东地区石油焦产量最多为362.6万吨,占石油焦产量的57.43%。其次是东北地区石油焦产量131.7万吨,占石油焦产量的11.98%。
近年来,中国石油焦表观消费量持续高速增长,各消费市场对石油焦的需求都在不断扩张。2021年,中国石油焦表观需求量为4117.2万吨,同比增长9.2%。铝业占国内石油焦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应用在预焙阳极方面,对中低硫焦的需求较大;碳素制品对石油焦的需求约占五分之一,多用于制备石墨电极,其中高级石墨电极的价值较高,利润丰厚;燃料用消费占到十分之一左右,电厂、瓷器、玻璃厂的使用较多;冶炼行业的消费比例二十分之一,炼钢炼铁的钢厂用量较大。另外,硅行业的需求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出口部分占的比例最小,但高品质的石油焦在海外市场的需求还是值得期待,高硫焦也有一定的份额,同时还有国内自用量的消耗。
有色金属产业高速增长是石油焦市场需求旺盛的源泉,伴随着钢铁、铝业、硅业的产能扩张,对碳素辅料需求大幅增长,将有力拉动石油焦产量的快速提升,中国石油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石油焦市场调研报告》从国内市场现状、产量数据、进出口贸易、价格走势、消费市场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石油焦市场的总体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石油焦市场的投资潜力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