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现代农业 >> 2024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游客量达35亿人次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9 发布时间:2025-05-23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业景观为基础,融合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通过提供观光、体验、娱乐、度假等多样化服务,满足城市居民对乡村休闲、旅游、度假需求的新型产业形态。它将农业的生产功能与旅游的消费功能有机结合,把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
国家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助力产业前行。《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0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关于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休闲农业作为乡村旅游重要组成部分,获得政策倾斜。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休闲农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游客量达35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9500亿元。从2015-2024年,接待游客量从10亿人次增长至35亿人次,年复合增长率达15.3%;营业收入从3000亿元增长至9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5%。预计2025年,接待游客量将突破38亿人次,营业收入有望达到1.1万亿元。
袁家村:作为休闲农业领域的明星项目,袁家村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产品方面,深挖当地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打造特色小吃一条街,汇聚百余种陕西传统美食。开发民俗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民间艺术表演等。投资上,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民宿等。2024年计划投资1亿元,打造民俗文化博物馆和乡村振兴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输出袁家村模式,与多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休闲农业项目。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休闲农业与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如与教育融合,开发研学旅行产品,让学生在农业实践中学习知识;与康养融合,打造田园康养基地,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借助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休闲农业智慧化管理。通过智能设备监测土壤墒情、气象变化,自动控制灌溉、施肥;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需求,精准营销。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注重品牌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以品牌为引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