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旅游酒店 >> 低空旅游掀起文旅消费新风尚

低空旅游掀起文旅消费新风尚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14 发布时间:2025-07-13

直升机观光、无人机表演、热气球、动力滑翔伞……今年以来,广州、重庆、海南等多地不断丰富文体旅融合新业态、新体验,积极发展低空旅游,掀起了一股文旅消费新风尚。

专家表示,低空旅游不仅满足了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也为当地文旅市场注入了新活力。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相关政策的持续优化,低空旅游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蓄势起飞

低空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是指在低空空域,依托通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器和低空飞行器等,开展旅游、娱乐和运动等活动。

近年来,多地纷纷布局低空旅游项目。

江西省庐山市依托自然景观和空域资源,大力发展低空旅游产业。“庐山飞行乐园推出了滑翔伞、热气球等特色观光产品。”庐山飞行乐园负责人吕玥瑶介绍,滑翔伞起飞场是庐山最佳观景点之一,游客可在空中俯瞰秀峰瀑布、鄱阳湖壮景及五老峰全貌。目前,飞行乐园已成为庐山旅游新亮点,日均接待游客近千人次。

在贵州,凭借着世界上前100座高桥中有49座在此的独特优势,低空旅游发展态势良好。2025年1月,贵州省首条“低空+物流”无人机药物配送应用场景航线首飞成功,不仅拓展了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也为低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外,贵州还计划通过举办更多国际赛事,将低空旅游市场拓展到国外,以赛促旅,以体兴业。

在河南嵩山少林景区,低空旅游项目也成为了热门选择。游客乘坐直升机,凌空俯瞰千年古刹胜景,穿越少室山三皇寨的险峻奇峰直达太室山峻极峰云海之巅。河南老家航空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龙辉介绍,项目是登封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组成部分,目前已开通4条飞行航线,年接待游客达1万人次。

随着低空旅游的兴起,其配套也日益完善。2024年8月18日,连接上海浦东和江苏昆山的低空载客直升机航线正式开通运行,这是我国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2025年1月,上海首个直通酒店的低空载客航线试飞成功,进一步丰富了城市低空旅游的产品供给。而在海南,三亚提出建设“三亚国际水上飞机中心”,将航空功能与旅游功能完美结合,致力于提升旅游品质。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无人机运营企业达1.9万家,注册无人机215.8万架,飞行时长超2544万小时,为低空旅游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各地积极布局低空旅游的同时,游客需求也呈现大幅增长态势。美团数据显示,3月以来,低空旅游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460%。目前,成都、深圳、上海、杭州、北京有关“低空旅游”的搜索热度位居全国前五。

另据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成都市的空中游览、跳伞运动等低空文旅飞行已达到4.5万余架次,同比增长18.1%;而在更适合通航飞行的海南,2024年的空中游览和跳伞飞行起降架次已分别达20.98万架次、1.49万架次,位居全国第一。

政策护航

低空旅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鼓励。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低空飞行旅游。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有序发展低空旅游等低空消费。3月26日发布的《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探索在具备安全条件的地区开发低空旅游项目,拓展低空消费场景。

地方层面,广东、四川、海南、深圳、重庆、山东等地纷纷在重点任务和政策规划中提出发展低空旅游新业态。

2024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提出,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各类低空经济新兴消费项目,开发和推广低空观光、飞行体验、高空跳伞、个人娱乐飞行等多元化低空旅游产品,并在广东省内著名景点打造低空文旅应用试点示范,探索在有条件地市开展“一江两岸”低空游览观光,推动开通郴州-韶关-佛山的跨省文旅航线。

2024年6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重点培育壮大低空飞行应用市场,拓展低空消费市场。推动旅游景区开通低空旅游线路和观光圈建设,支持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融合发展。支持建设航空运动体验基地和航空飞行营地,举办大型航空体育和无人飞行器等赛事活动。

2024年9月,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的《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拓展低空飞行器旅游观光场景。支持海口、三亚等环岛旅游公路沿线市县,结合驿站布局开通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等低空旅游观光线路,丰富低空旅游的形式和内容。

在政策激励与保障下,多家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低空旅游市场的巨大商机,竞相布局低空旅游产业链,试图在这片万亿元级的市场蓝海中抢占先机。比如,登封市低空经济发展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机场优势资源,在现有功能定位基础上,拓展航空科普研学、无人机试飞等业务。广东英德乐天游营地借助5G-A通感一体技术,实现20平方公里空域连续覆盖,热气球直播信号难题迎刃而解。苏州峰飞航空的eVTOL“盛世龙”完成全球首次跨长江载人飞行,其打造的“金鸡湖夜宴”项目,配备智能调光座舱与全息投影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亿航智能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及其合资运营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亿航通航有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将在广州布局低空交通运营中心,为市民游客提供常态化低空游览服务。

痛点待解

低空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亟待破解的痛点。

作为新兴消费领域,低空旅游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产品同质化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据了解,当前全国各地多以直升机观光、热气球飞行、滑翔伞和高空跳伞体验为主,不少消费者也开始对无人驾驶eVTOL观光感兴趣。这种以“视角转换”为核心的单一体验,多数仍停留在“空中看山看水”阶段,无法满足游客更多沉浸式、互动性需求。

此外,低空飞行器尤其是直升机类产品的运行成本较高,导致客单价也较高。针对运营成本问题,专家建议,一方面,可通过政策补贴降低企业购置飞行器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推动建立区域性低空旅游共享平台,实现飞行器、飞行员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此外,还应加强与旅游景区、酒店等行业的联动,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消费体验。

“发展低空旅游正当其时,有助于全域旅游从平面向立体拓展,形成陆空协同的旅游空间格局。”专家建议,各地要用好通用航空机场的旅游功能,拓展低空旅游新业态;支持低空运动俱乐部、爱好者协会等发展,壮大低空旅游消费者群体。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黄璜认为,发展低空旅游,首先要严守旅游安全底线,全过程严格监管,将游客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各地应避免一哄而上、无序竞争,可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市场结构,打造差异化的低空旅游产品。

“我国空域辽阔、低空飞行器制造能力强、游客基数大,为不同类型低空旅游开发提供了条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谷慧敏认为,各地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发海洋、山岳、草原、沙漠等低空观光体验项目。延伸场景,开发空中婚礼、空中表演、空中极限运动等项目。

国空科技(中国)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认为,低空旅游作为新兴业态,其发展需突破传统旅游产业边界,通过“低空+”模式实现产业融合。低空旅游可与农业、体育、教育等领域深度结合,比如开发低空观光、飞行体验、航空科普等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未来,低空旅游的发展方向应是构建“低空+全域旅游”生态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专家普遍认为,尽管发展面临挑战,但低空旅游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随着低空经济相关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完善,空域开放程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将为低空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推动低空旅游产品的创新升级,如 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应用,将为游客带来更加便捷、环保、舒适的低空旅游体验。此外,低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将为其拓展更广阔的空间。例如,低空旅游与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相结合,能够开发出更多特色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通过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融合,还可以打造低空旅游科普基地等,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