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化工新材料 >> 2024年,全国钛白粉总产量为476.6万吨,增长14.57%

2024年,全国钛白粉总产量为476.6万吨,增长14.57%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10 发布时间:2025-10-18

钛白粉,学名为二氧化钛(TiO₂),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因其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誉为“白色颜料之王”。从结晶形态上,钛白粉主要分为锐钛型(A型)和金红石型(R型)。锐钛型钛白粉白度好、着色力高,但耐候性较差;金红石型钛白粉则在硬度、耐候性和折射率上表现更优,具有遮盖率高、消色力强等优点。从生产工艺来划分,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硫酸法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但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较大;氯化法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环境污染小,不过技术门槛高,设备投资大。钛白粉的用途极为广泛。在涂料行业,它是用量最多的白色颜料,能够使涂料色彩鲜艳、遮盖力高、着色力强,增强漆膜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延长漆膜寿命;塑料行业中,加入钛白粉可改善塑料制品的耐热性、耐光性、耐候性,提升制品物理化学性能与机械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造纸行业里,用于高级纸张和薄型纸张,能使纸张白度好、光泽佳、强度高、薄而光滑、印刷时不穿透、质量轻;油墨行业中,含钛白粉的油墨耐久不变色,表面润湿性好,易于分散;此外,在化纤、橡胶、搪瓷、化妆品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化纤中用作消色力,在化妆品中起美容美白功效。

环保政策的趋严促使钛白粉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国家鼓励企业采用氯化法工艺,提升产品的环保性能和附加值。例如,在污染物排放标准上不断提高要求,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改进生产工艺,减少“三废”排放。政策鼓励钛白粉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支持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一些地区对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开展节能减排改造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面对欧盟等地区的反倾销政策,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加强国际合作,支持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行业出口市场向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多元化发展。

根据和仕咨询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钛白粉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钛白粉生产和消费大国。2024年,全国钛白粉总产能达到605万吨,同比增长16.5%;总产量为476.6万吨,同比增长14.57%,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8.78%,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从进出口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钛白粉出口量累计约190.17万吨,同比增长15.84%,显示出中国钛白粉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2025年1-5月钛白粉累计进口34842.08吨,同比减少13.21%,1-5月累计钛白粉出口78.46万吨,同比减少1.45%。

中核钛白不断提升自身产能规模,在甘肃、安徽等地布局生产基地。产品持续升级,拓展在高端涂料、塑料等领域的应用。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在钛白粉生产工艺优化、新产品开发上取得进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开展资本运作,通过并购等方式整合行业资源,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延伸产业链布局。

和仕咨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行业发展,技术创新将成为关键。氯化法工艺逐渐成为主流生产方式,2024年全国氯化法钛白粉产量虽有小幅度下降,但在金红石型产品中的占比仍然较高。未来企业将持续加大在氯化法技术研发投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更多满足高端市场需求的产品,如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高端领域的钛白粉产品。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