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化工新材料 >> 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在特定应用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在特定应用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37 发布时间:2025-04-19


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主要包括太阳能背材基膜、特种电气绝缘用膜、特种电子用膜、光学基膜、触摸开关膜、珠片用聚酯薄膜、护卡用聚酯薄膜、综丝膜等中厚型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广泛用于电子、电气绝缘材料,太阳能电池支撑材料,光学模组投射材料以及纺织机械用综丝材料等,属于新材料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液晶面板和光学模组产能向中国转移,光学基膜进口替代空间巨大;随着国内太阳能背板企业的兴起,带来了太阳能背板聚酯薄膜需求的快速增长。

2016年由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要突破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

2018年11月由国家统计局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树脂及改性材料与制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工程塑料归类为新材料产业中“高端聚烯烃塑料制造”。

2019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差别化、功能性聚酯(PET)的连续共聚改性列为鼓励类项目,包括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CDP、ECDP)、碱溶性聚酯(COPET)、高收缩聚酯(HSPET)、阻燃聚酯、低熔点聚酯、非结晶聚酯、生物可降解聚酯、采用绿色催化剂生产的聚酯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功能性膜材料总消费量约550万吨,市场规模超210亿美元。其中,聚酯膜(PET)消费量超过540万吨,市场规模超17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各地区聚酯膜的消费量将达764万吨,2021-2030年CAGR约4%。

聚酯薄膜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包装材料、电子电气材料以及影像胶片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这些应用领域对聚酯薄膜的需求量较大,推动了聚酯薄膜市场的增长。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BOPP薄膜表观需求量为413.5万吨,其中功能性BOPP薄膜占20%。2023年中国聚酯薄膜需求量为299.4万吨。预计到2030年中国对PI薄膜的总需求量将超过2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8.6%。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因其优良的耐热性、耐寒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在包装、电子电器、热转印等多个领域需求稳定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聚酯膜的消费量将达到76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中国市场规模也持续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422.3亿元人民币。此外,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因其技术门槛高、单价高,在特定应用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市场规模占比达到18%。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