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化工新材料 >> 沥青基碳纤维下游应用广泛,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16 发布时间:2025-04-18
碳元素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与人类最密切相关、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具有多样的电子轨道特性,事实上,没有任何元素能像碳这样作为单一元素可形成如此之多的结构与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可以说碳材料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如最硬-最软;绝缘体-半导体-良导体;绝热-良导热;全吸光-全透光等。新型碳材料金刚石、碳纤维、石墨层间化合物、柔性石墨、核石墨、储能型碳材料、玻璃碳等。其中新型纳米碳材料:富勒烯、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石墨烯等。
我国碳材料的研究水平从整体上来说落后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工业国家,但远超于韩国、印度、等国。在某些重要领域我国紧随美,日等发达国家之后,差距并不明显,如C/C复合材料、活性炭纤维、柔性石墨等。我国从事碳材料研究的科研机构主要有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科院物理所、湖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科大、西工大、武汉钢铁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哈工大、航天总公司西安非金属材料工艺研究所、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
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包括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工业绿色升级等措施,间接推动了沥青基碳纤维等绿色材料的发展。
2021年3月,中国将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纳入“十四五”规划,制定了2030年碳达峰行动计划,并积极采取行动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这为沥青基碳纤维等低碳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背景。
2022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注重科技创新与公路交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效能,这为沥青基碳纤维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对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汽车轻量化等的重视和投入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开发,沥青基碳纤维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沥青基碳纤维行业需求量从2017年的123.2吨增长至250.5吨;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9674.44万元增长至17064.3万元;产量从2017年的65.7吨增长至106.8吨。
沥青基碳纤维下游应用广泛,包括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风电、土木建筑、汽车制造、文体休闲、医疗器械等领域。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中国沥青基碳纤维市场规模从9674.44万元增长至17064.3万元,显示出明显的增长趋势。预计到2029年,中国沥青基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8.50亿元,显示出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新能源和体育器材等高端应用领域的需求增加,未来有望实现高强高模和多功能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