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现代服务业 >> 会展服务行业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1226 发布时间:2023-05-07
1、会展行业产业链
会展行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的特点。会展产业链中游为以展览公司和展览场馆为核心的展会经营方;上游包括场馆租赁方、展位搭建、展具租赁、票务、酒店、翻译等配套服务产业;下游的招商招展方包括各大合作的代理机构,对接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等。
会展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会展策划:会展策划是会展行业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会议、展览、活动的策划、设计、执行等多个方面。
会展场馆:会展场馆是举办会议、展览、活动的重要场所,包括展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等。
会展服务:会展服务是会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展览设计、展览搭建、展品运输、展品维护、在线展览等服务。
展品制造:展品制造是会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展台、展柜、展板等展览用品的制造。
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会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展品运输、货物装卸、仓储管理等。
餐饮服务:餐饮服务是会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类餐饮服务,如酒店宴会、自助餐、咖啡馆、酒吧等。
市场销售:市场销售是会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展会的宣传、销售、推广等工作。
展商:展商是会展行业的参与者,包括各类企业、机构、组织等,他们通过参展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服务。
以上是会展行业的主要产业链环节,不同环节之间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会展行业的完整产业链。
2、商业模式
(1)场馆建设及物业增值盈利模式
场馆本身是会展经济的基础。从场馆建设角度出发,会展经济最重要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周边土地的升值实现投资回报。涉及场馆的建设和经营,通常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政府统一建设和经营。政府投资有利于实现公益性和商业性的结合。第二种模式以土地换展馆。政府划拨土地,由相关公司建设展馆,并可配套建设酒店、公寓、写字楼,展馆所有权归属政府,但政府不收使用费,展馆依靠自身运营实现良性循环。
(2)场馆租赁盈利模式
场馆租赁盈利模式是展览场馆所有者通过合同形式将经营场地出租,并从中收取一定租金的盈利方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分离,承租人按合同规定交付租金和维护资产外,享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能够不受行政干预地安排和组织场馆的人、财、物。目前,场馆租赁是自有展馆的基地展览机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3)产业链增值服务盈利模式
展览机构通过向上下游客户即展会组织者和参展商、采购商等提供增值服务获取盈利,通过整合社会化服务资源,积极开发引进与展览、展馆配套的服务项目,包括工程搭建、展具租赁、广告制作发布、餐饮住宿、商务礼仪、旅游票务等,提供增值服务。
(4)自办展览盈利模式
展览机构自办展览集场馆优势、服务优势、本土产业优势为一体,可有效拓宽盈利渠道。目前,国际基地型展览巨头,自办展均占绝对份额,曾有调研数据显示:科隆展览公司展馆 95%是自办展,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展馆自办展占 70%;从经营收入来看,汉堡展览公司 70%来自自办展、15%来自客展、另有 15%来自会议;意大利米兰展览公司自办展和客展各占 50%。
拓展自办展盈利模式,基地展览机构可利用自身资金和资源优势,以兼并、收购、合作等模式在外地或国外举办自办展、合办展;对于成熟的自主品牌大展,可通过服务、展期、展馆位置优先倾斜等措施,扶持其发展成为超大型的世界级品牌展;对于产业布局上有后发优势的题材、高新技术、创新型题材,要抢占展览题材,创办新展,并实行场租优惠等扶持策略。
(5)展会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展会网站定位于为会展所有活动与企业提供各种营销服务。展会电子商务拓展展会宣传、招商、招展渠道,实现实体展会和网络展会的有效互动;优化展会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能延伸展会服务和功能,提供高附加值的捆绑式、一站式服务,有效锁定目标客户。展会电子商务业务如能运作上市,将是会展企业的重要新利润来源。
(6)展览会议论坛模式
有机构针对“广交会区域经济影响研究项目”调查数据显示,每届广交会参展商在广州举办会议、产品推介会等相关活动的费用总计为 1.88 亿元, 两届合计约 3.8 亿元,市场容量非常诱人。开拓“展会论坛”及系列会议的主、承办业务将带来丰厚利润。
(7)展览场馆和展览公司的资本运作盈利模式
展览场馆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仅仅靠国家拨款和企业自身积累,不符合收益与风险对等原则,展览场馆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和租赁等方式,实现展馆资本的保值、增值,增强展馆的盈利能力。
(8)展馆品牌和展会品牌盈利模式
知名的品牌展览场馆普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拥有作为卖方市场的价格谈判筹码;同时,容易在注意力竞争中胜出,获取新闻宣传和政府管理资源的倾斜;此外,品牌价值的提升意味着展馆无形资产的升值以及较高的价格认同,办展方、参展商等愿意支付较高价格购买知名品牌的服务。
当下,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全媒体时代成为了大趋势。企业和市场发展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媒体,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被人们广泛应用在各个环节中。
3、技术发展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源于科技的进步。对于会展行业而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VR技术、大数据技术、RFID技术的应用是行业转型的关键。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会展的形式与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这些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会展企业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设计中使用计算机,不仅是技术和方法学上的事,也是提升设计文化。计算机技术对展览设计这一领域的重新操作负有责任,这是展览设计的必然潮流。展览总体设计是从宏观上和系统工程上对整个展览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全面考虑和把握,计算机对设计最直接的贡献是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形式,计算机可以从表现内容和形式上创作出展览中各种风格的作品,并以屏幕显示的方式,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
线上展会可以使用VR等技术协助展览主办方打造虚拟的线上展会场景,主办方可绘制在线电子展位图实现展商信息可视化,展商布置基于图文视频、3D建模在线虚拟展台,在线观展沉浸感强,还能优化观众在线观展体验。
会展行业所谓的大数据是通过追踪技术记录一位观众在整个展场的行为轨迹,服务于商贸配对以进行精准营销。所以会展产业的大数据应用应该是利用其他数据做运营优化。目前数据源比较成熟的,主要包括社交数据(包括社交网站、论坛等来源)、搜索数据和位置数据。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性,超高频率的RFID读写器,能够根据无线通信信号鉴别特殊总体目标并读写能力有关数据信息,而不用识别技术与特殊总体目标中间创建机械设备或是电子光学触碰。RFID技术在大中型展会中运用早已获得认证。2006年爱知世博会的门票系统就选用了RFID技术性,保证了大量参观者的迅速进场。2007年世界杯赛主办单位也选用了置入RFID集成IC的门票,具有了防伪标识的功效。
4、政策监管
我国会展业自我国建国以来发展较为缓慢,一直到2004年开始才逐步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在2004年前,我国的会展基本由政府部门、协会商会、国有展览公司举办,政府对展会的管制严格,举办展会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在2004年之后,我国会展逐步开始了市场化。自2004年我国会展行业开放市场化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多部门都陆续引发了相关引导、支持会展行业规范、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