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医疗健康 >> 2023年中国免疫球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为159.17亿元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11 发布时间:2025-05-12
2024年6月,国家药监局《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动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智慧化建设,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血液制品的质量安全。这有助于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颁布《“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中高速增长,前沿领域创新成果突出,创新驱动力增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这为免疫球蛋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
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重大疾病防治疫苗、抗体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的研发和生产,其中包括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的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提升。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血液制品产品已由最初的人血清白蛋白发展到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微量蛋白等20多个品种。从不同的血浆蛋白成分中能够提取出不同种类的血液制品,如从白蛋白中可提取出人血清白蛋白,用于调节血浆渗透压、运输、解毒以及营养供给;从免疫球蛋白中可提取出肌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免)、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静丙)以及特异性人免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场景和社会认可度逐渐增加。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市场规模达1432.69亿元(人民币),中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比为14.54%。据预测到2028年全球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市场规模将达2396.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90%。
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原材料是血浆,其供应受到严格监管。2023年中国采浆量为12079吨,近年来呈现上涨态势。采浆量的增加为免疫球蛋白的生产提供了更多原料基础,但整体仍受到政策、民众观念等因素的限制。
近年来,中国免疫球蛋白批签发量从2016年的2091.75万瓶增至2020年的3394.87万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9%。随着国内对免疫球蛋白的认知度提升以及适应症的不断拓展,其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2023年中国免疫球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为159.17亿元,且呈现逐年上涨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对免疫球蛋白需求的增加,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人群体对免疫球蛋白的需求增加,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袭。此外,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一些慢性疾病和罕见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如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这些疾病患者对免疫球蛋白的治疗需求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免疫系统疾病(如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病率上升,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同时技术的进步与产品创新使新型免疫球蛋白制剂的研发和上市,以及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将提升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推动市场增长。加之人们对高品质医疗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治疗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策略,有效增加市场份额。综上所述,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市场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