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金融保险 >> 2023年互联网信贷研究报告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782 发布时间:2023-05-30
第一章 行业概况
互联网信贷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步骤,包括了解各类贷款的申请条件,准备申请材料,一直到递交贷款申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高效的完成。与之相应的,一批网上贷款平台的兴起,也为网上贷款的普及与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章 商业模式分析
2.1 互联网信贷产业链
类似传统信贷,互联网信贷也是处于整个行业较为中游的位置。助贷方获取客户信息且经过风控初筛后,将用户信息提供给资金方,然后资金方再将贷款放款给下游客户。互联网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2 商业模式
目前较为市场上的互联网借贷主要分为三种——以花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消费贷款,以借呗为代表的互联网现金贷和以网商贷为代表的小微贷款。
互联网消费贷款
用户通常是年轻的互联网达人,普遍因为没有信用卡 或信用额度较低而存在尚未满足的消费需求。和信用卡类似,花呗为消费者提供长达40天的免息期,消费者可在消费当时,或在免息期后选择以3至12个月的期限进行账单分期还款。
互联网消费贷的商业模式包括自营贷款模式、ABS出表模式、联合贷款模式及助贷模式。自营贷款模式对资本金要求很高,传统商业银行和持牌金融机构多采用该模式。互联网金融平台由于缺少资本金,已经完成从自营贷款模式到ABS出表模式再到联合贷款模式和助贷模式的转变,其中,联合贷款模式和助贷模式已经成为蚂蚁金服、微众银行和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经营消费贷产品的主流商业模式。
互联网现金贷
互联网现金贷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或者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其最理想的形式亦如互联网金融的理想形式一样,满足对有潜力的人群的刺激和没有潜力的人群的抑制,并满足基本人群对资金调度正常需求,当然按照资金使用的能力给予一个人适当的更多的资金调用能力,从而促进资金的流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放贷主体:当前现金贷包括典型的银行系现金贷,电商系现金贷,互联网系现金贷,还有类似美国发薪日贷款的产品的狭义现金贷平台。
产品形态:银行年化利率控制在10%左右,借呗,金条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年化利率处在20%-36%之间,一些大型现金贷平台年化利率超过100%(之前欠缺管制,现在最新政策规定大部分的年化利率不得超过36%),逐渐的去弱存强,使整个客群上移(亦可以通过额度控制适当的拉回客户)。
资金来源:持牌金融机构和现金贷公司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主贷和信托通道融资两种方式,大型消费金融公司(蚂蚁金服(借呗),京东金融(白条,金条)等主要以ABS的方式进行融资。
用户来源:现金贷用户大部分都是老用户,很多现金贷平台的复借率达到70%,现金贷平台还是靠流量推动的。
风险控制:从信贷的本质上来讲,风控就是检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平台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盈利预期判定是否给客户借款和借款的多少。欺诈是导致坏账的最重要的因素,50%的坏账来自于欺诈,在申请贷款的最开始利用反欺诈进行用户拒绝以达到用户的净化,有利于普惠目的的达成。
网商贷
网商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推出的个人经营贷款。网商贷的贷款利率为月息0.75~1.5%不等,采用按日计息的方式,支持随借随还,最高的借款额度可达500万元。还款方式为等额本金、先息后本。
第三章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3.1 行业发展
2017年,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成立。2008-2012年,国内P2P平台进入爆发期。2014年,京东白条、花呗、借呗、微粒贷等产品陆续上线,P2P受到监管。2019年后,互联网信贷受到新出台政策的影响,管控越发严格。
2007年,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成立
2008-2012年,国内P2P平台进入爆发期,大量民间资本进入P2P行业,P2P网络平台由20家增加到240家
2013年,国内P2P平台利用高息率吸引投资者,行业混乱竞争严重,风险激增
2014年,京东白条、花呗、借呗、微粒贷等产品陆续上线,国内P2P受到严厉监管,逐渐边缘化
2017年,部分互联网公司自营触及杠杆上限后,大量发行ABS出表,2017年末出台“现金贷新规”,禁止通过表外ABS规避杠杆限制
2018-2021年,联合贷、助贷模式成为主流,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规出台
近几年互联网消费贷金额上升,但增速却不断降低。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信贷的行业龙头集中在中国大陆,其中代表公司为蚂蚁金服、阿里巴巴、美团、百度、京东等公司。这些公司的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技术处于中国甚至全球的领先地位,伴随着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互联网信贷技术处于头部位置。除此之外,大陆的9家互联网银行均提供线上小微贷款。而香港的互联网信贷行业体量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瀚华金控、维信金科和中国汇融三家公司。
3.2 驱动因素
技术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互联网信贷在风险控制、借款人信用额度决策、信用评估等方面会有着更大的突破。
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有借贷需求的人可以接触到互联网信贷,从而提升互联网信贷的需求。
先用后付等理念的盛行
相较于十年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先用后付”的理念。分期还款、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工具的流行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随着“先用后付”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使用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信贷进行消费的现象会不断增加,促进互联网信贷市场的发展。
3.3 行业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的下行不仅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而且会减少消费者使用互联网信贷的消费行为。若是经济环境出现下行,互联网信贷市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互联网信贷相关政策趋严
2019年,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把控互联网信贷行业。若政策继续趋严,互联网信贷市场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第四章 行业环境竞争格局分析
4.1 竞争分析
国内外互联网信贷企业集中度较高。中国企业在互联网信贷行业中处于教育领先的位置。
SWOT分析
优势:互联网技术发展快,推动行业的发展。区域性较强,海外企业进入壁垒高。
劣势:近年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严格管控互联网信贷
机会: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互联信贷行业中的应用
威胁:行业头部竞争大
4.2 中国企业重要参与者
(1)蚂蚁集团: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2013年3月支付宝的母公司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小微金融成为蚂蚁金服的前身。2020年7月蚂蚁金服正式更名为蚂蚁集团。蚂蚁集团以“让信用等于财富”为愿景,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通过“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助力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加速迈向“互联网+”,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依靠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为中国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子业务板块。
(2)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成员,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8.37亿元,总部设在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陆家嘴。陆金所是上海一家通过国务院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陆金所旗下网络投融资平台2012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是中国平安集团打造的平台,lufax结合全球金融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创新,在健全的风险管控体系基础上,为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专业、可信赖的投融资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财富增值。截至2021年9月末,注册用户已逾4870万。
(3)京东:中国自营式电商企业,创始人刘强东担任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等。2013年正式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5年7月,京东入选纳斯达克1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平均加权指数。2016年6月与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1号店并入京东。2017年1月4日,中国银联宣布京东金融旗下支付公司正式成为银联收单成员机构。2017年4月25日,京东集团宣布正式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2017年8月3日,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发布,京东排名第四位。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139位。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59位。
4.3 全球重要竞争者
(1)Afterpay:是一款消费信贷产品,总部设在澳大利亚。2021年已经考虑赴美上市。
(2)Affirm:Affirm成立于2012年,坐落于美国旧金山市,一家金融科技公司,Jeffrey Kaditz、 Max Levchin、 Nathan Gettings为创始人。
(3)Upstart:Upstart Holdings, Inc.于2012年在特拉华州成立。该公司是领先的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借贷平台。人工智能(AI)贷款可提供具有改善的经济效益的优质贷款产品,供消费者和贷方共享。该公司的平台汇总了消费者对高质量贷款的需求,并将其连接到支持Upstart AI的银行合作伙伴网络。公司平台上的消费者将从更高的批准率,更低的利率以及高度自动化,高效的全数字化体验中受益。
第五章 未来展望
互联网技术发展带动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互联网信贷在风险控制、借款人信用额度决策、信用评估等方面会有着更大的突破。
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有借贷需求的人可以接触到互联网信贷,从而提升互联网信贷的需求。
“先用后付”观念带动需求
相较于十年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先用后付”的理念。分期还款、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工具的流行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随着“先用后付”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使用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信贷进行消费的现象会不断增加,促进互联网信贷市场的发展。
互联网信贷相关政策趋严
2019-2021年,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把控互联网信贷行业。若政策继续趋严,互联网信贷市场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预计未来可能会出台更多政策规范和管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