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装备制造 >> 随着能源变革的深入推进,风光氢储一体化被市场推崇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33 发布时间:2025-04-21
风光发电固有间歇性、波动性特点。储能因具有平滑风光发电、能量调度的作用,将成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清洁能源行业正在升温。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风电招标总量已超15GW,开标总量超17GW。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市场招标量34.81GW,特别是第四季度招标量较2019年同期则上升了128%。2021年,国内第一季度海上风电新增并网1.23GW,同比增长488%。
2022年1月2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2022年3月23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指出发挥氢能调节周期长、储能容量大的优势,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的示范,探索培育“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
2024年10月1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石化、钢铁等领域低碳氢规模化替代高碳氢,探索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中国正在积极发展氢能产业,并已在全球氢能产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氢气产量超过2500万吨,同比增长13.6%。截至2021年,我国制氢产量已达到约3300万吨的规模,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2%,这使我国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制氢国家。
随着能源配储需求的增长,风光配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达成碳中和目标,各地政府已经陆续提出了强制性的配储要求,最高可达30%的比例。假设在风光装机容量达到50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0万亿度的情况下,按照10%-30%的配储比例计算,储能容量将介于1万亿-3万亿度之间。
风光氢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规模正在快速增长,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其中可再生氢产量约为500万吨,部署电解槽装机约80GW,对应的风光可再生能源装机约为200GW。
随着能源变革的深入推进,风光氢储一体化被市场推崇,以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和消纳能力。预计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亿千瓦左右,风光、氢能与储能将进一步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