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汽车及零部件 >> 智能驾驶正从辅助迈向高度自动驾驶阶段
文章来源:www.hers-group.com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67 发布时间:2025-03-25
在全球践行绿色出行与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赢得了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产销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1600万左右,同比增长约23%。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标志着其在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地位,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出台购车补贴、税收减免、充电设施建设补贴等政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相比以往表述有进一步升级,体现政策层面对该领域的重视;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涵盖电池性能、充电接口、通信协议与信息安全标准等,为产业发展提供规范和保障。
传统车企中,比亚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等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积极布局,具备技术积累和生产制造优势;造车新势力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在智能驾驶技术和用户体验方面具有创新优势,值得关注。
根据和仕咨询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智能驾驶从辅助迈向高度自动驾驶,2024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55%,预计2025年将达到65%。车路协同试点项目落地生根,智能座舱集成多元前沿技术,2024年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更是超过70%,预计2025年将达到76%,为用户打造全新驾乘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不断完善,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
和仕咨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新技术的出现可能对现有技术路线造成冲击,导致企业技术过时,市场份额下降;企业技术升级面临研发成本增加、技术人才短缺等挑战,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步伐,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