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金融环境的优化和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基金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背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清理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等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顺利推进,市场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这些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的落实,为基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基础。
1998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当时新成立的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此举宣告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走上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舞台。二十几年来,基金已从出道时被游资当做炒作对象,发展到现在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
截至2020年底,全球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总规模为63.06万亿美元,较上一年末增长14.9%。具体来看,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基金总规模为8.7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24%。其中,中国公募基金位居全球第五,中国开放式基金总规模首次位居亚太首位。2020年,中国开放式公募基金净申购额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大幅领先于其他国家。
2020年,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近20万亿元,相对于2019年新增34.66%(5.12万亿);全市场基金份额17.03万亿份,相对于2018年新增24.4%(3.34万亿)。无论是规模还是份额均增长迅猛,其中规模增长为过去五年来最高,贡献主要来自于混合型基金;份额增长速度仅次于2017年的24.6%,但不同的是2017年的份额增长主要来自于货币型基金,而2020年的份额增长主要来自于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份额增长率达88.4%。
为进一步提升公募基金风险防控能力,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借鉴境外市场成熟经验,2020年7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侧袋机制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2020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2021年6月1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2021年修订)》,推动避险策略基金的平稳健康发展,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合法权益。2021年9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产支持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登记有关事项》资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将资产支持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由注册制改为登记制。2021年11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丰富保险资产配置结构,助力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22年4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要积极培育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全面强化专业能力建设,着力打造行业良好发展生态,不断提升监管转型效能。2022年6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期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规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客观上为基金市场拓展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基金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拓宽普通居民的投资渠道,通过将存款委托给由专业投资人员组成的基金管理团队管理,使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普通居民能够享受到股票市场增长带来的利益,同时避免承担过大的风险。尽管目前基金已成为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第二大选择,但相比起庞大的储蓄而言,规模依然十分有限,因此我国基金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基金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基金的定义、分类、购买渠道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基金业的发展概况以及基金的费用结构。然后对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私募基金和特殊类型基金ETF做了具体细致的透析。随后,报告介绍了商业银行与基金业的关系,并对基金业的品牌营销、关联行业和重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阐述,最后对基金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