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产业规模与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在机器人产业链、智力资源、创新平台、应用开发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各自发挥技术优势与产业专长,北京重点布局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体系和生态环境,天津围绕机器人整机及配套零部件生产集群方面展开重点建设,河北在系统集成及特种机器人领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企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显著。
北京是中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动能最强劲、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正处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在中国成为机器人创新大国的进程中,北京将发挥三大优势,努力成为机器人创新发展的领军者。
我国机器人产业从2011年起至2020累计融资事件2661件,总融资金额超1385亿元。从2016年,融资达到最高峰519起后热度逐渐退却,2020年下降至242起。尽管如此,2020年融资额却并未削减,高达267.7亿元,位列历史第三高。这表示单一企业的融资额度处于大幅度增长阶段,资本方已从对赛道内企业的泛化投资转为针对性扶持。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研发、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优势,也有资源有条件实现机器人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同时,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巨大需求,为机器人拓展应用场景提供广阔市场,并不断催生新产品。
2021年8月18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智能机器人领域聚焦构建医疗健康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四大整机加关键零部件的“4+1”发展格局,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九章,报告首先阐述了机器人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机器人产业链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国内外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机器人产业综合发展、细分市场、研究机构、重点企业四个方面对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分析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相关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