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制造系统是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包括多个柔性制造单元,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环境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
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流趋势,并且已深入融合到智能制造变革当中,成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的中坚力量。基于柔性制造的个性化定制为现代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一种有竞争力的生产模式,以消费者为导向、按照定制化需求来进行生产的柔性制造将受到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认可。并且,在5G技术加快成熟、走向商用的新形势下,柔性制造将发挥出更加独特且关键的价值。
2020年7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综合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设计与虚拟仿真系统,发展个性化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交互设计,推动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推进生产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发展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服务。引导制造业企业稳步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水平,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面向企业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需求,加快利用5G等新型网络技术开展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推动5G在智能服务等方面的应用。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柔性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柔性制造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全面分析了中国柔性制造行业发展状况,并对柔性制造主要应用模式、产销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随后对柔性制造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装备发展做了深度的分析。然后对国内柔性制造行业典型企业的布局状况以及投资项目案例进行了分析。最后,报告对柔性制造行业投资状况以及投资风险做了细致的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