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20-2022年环渤海经济区整体发展现状
1.1 环渤海地区的概述
1.2 2020-2022年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分析
1.3 2020-2022年环渤海地区地价动态分析
1.4 2020-2022年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综述
1.5 环渤海地区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1.6 2020-2022环渤海地区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1.7 2020-2022年环渤海区域城市化发展分析
1.8 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第二章 2020-2022年北京市整体发展环境分析
2.1 北京市概况
2.2 2020-2022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2.3 2020-2022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2.4 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
2.5 北京市投资环境
第三章 2020-2022年天津市整体发展环境分析
3.1 天津市概况
3.2 2020-2022年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3.3 2020-2022年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3.4 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产业促进比较
3.5 天津市投资环境
第四章 2020-2022年辽宁省整体发展环境分析
4.1 辽宁省概况
4.2 2020-2022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
4.3 2020-2022年辽宁省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4.4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分析
4.5 辽宁“五点一线”战略下的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4.6 辽宁省投资环境
第五章 2020-2022年山东省整体发展环境分析
5.1 山东省概况
5.2 2020-2022年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5.3 2020-2022年山东省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5.4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
5.5 二元经济下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分析
5.6 山东省投资环境
第六章 2020-2022年河北省整体发展环境分析
6.1 河北省概况
6.2 2020-2022年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6.3 2020-2022年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6.4 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发展分析
6.5 河北省投资环境
第七章 2020-2022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港口业
7.1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概况
7.2 2020-2022年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分析
7.3 河北港口业
7.4 辽宁港口业
7.5 山东港口业
7.6 天津港口业
7.7 2020-2022年环渤海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7.8 2020-2022年环渤海港口间竞争与合作分析
7.9 环渤海地区大型港口企业战略联盟实现形式分析
7.10 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的问题及策略
7.11 环渤海地区港口投资环境及机会
第八章 2020-2022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物流业
8.1 2020-2022年环渤海地区物流业的发展
8.2 北京物流业
8.3 天津物流业
8.4 河北物流业
8.5 辽宁物流业
8.6 山东物流业
8.7 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协同发展分析
第九章 2020-2022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旅游业
9.1 2020-2022年环渤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综述
9.2 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分析及对策建议
9.3 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与区域整合分析
9.4 北京旅游业
9.5 天津旅游业
9.6 辽宁旅游业
9.7 山东滨海旅游业
第十章 2020-2022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
10.1 2020-2022年环渤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综述
10.2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
10.3 天津电子信息产业
10.4 辽宁电子信息产业
10.5 山东电子信息产业
第十一章 2020-2022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文化产业
11.1 2020-2022年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11.2 北京文化产业
11.3 天津文化产业
11.4 河北文化产业
11.5 山东文化产业
11.6 辽宁文化产业
11.7 环渤海区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十二章 2020-2022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海洋经济
12.1 2020-202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综述
12.2 河北省海洋经济
12.3 辽宁省海洋经济
12.4 山东省海洋经济
第十三章 2020-2022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会展业
13.1 北京会展业
13.2 天津会展业
13.3 青岛会展业
13.4 济南会展业
13.5 烟台会展业
第十四章 2020-2022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其他行业
14.1 钢铁工业
14.2 装备制造业
14.3 生物医药产业
14.4 石油化工行业
14.5 新能源汽车
第十五章 环渤海经济发展前景及未来国家重点投资政策分析
15.1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及趋势
15.2 “十四五”重点投资领域政策导向及行业趋势分析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结合部,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86 万平方公里。环渤海地区幅员广阔、连接海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在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9年,环渤海经济区约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8.5%、全国GDP总量的18.3%、全国总进口额的16.7%以及全国总出口额的17.1%。同年,区域城镇化率达到了64.9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31个百分点。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重化工业、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在全国保持优势地位,电子信息、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各地区间的产业层次具有一定梯度,分工体系初步建立,为产业协作提供了内在动力。发展环渤海经济区有利于充分发挥七省(区、市)各自比较优势,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带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加快转型发展,呼应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发开放,培育形成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新引擎;有利于促进重点领域合作取得率先突破,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为全国区域合作探索新路径;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加快培育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提出:到2030 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合作发展体制机制顺畅运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缩小,成为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区。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环渤海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分析了环渤海地区的整体发展概况;接着具体介绍了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山东省、河北省的整体投资环境;然后重点对环渤海地区的港口业、物流业、旅游业、电子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海洋经济、会展业、钢铁工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石油化工行业、新能源汽车等投资热点行业做了详实的分析;最后报告分析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