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开发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是国家级战略,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面积678.158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0.6%。
在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的特殊之年,西部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该文件被誉为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和增强版,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进入3.0时代。根据《指导意见》,高铁、普铁、公路、机场等交通类基础设施建设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在新一轮政策刺激下,西部地区重点投资项目落地速度有望加快。《意见》特别提出,要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2021年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 。对于条目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修订的目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目录》作为西部大开发产业政策的重要文件,与西部大开发财税、金融、投资、土地、人才等政策协同发力,共同构成了促进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鼓励类产业政策,有针对性地激励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体现创新、绿色等高质量发展导向的产业,有力培育了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在当前疫情冲击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政府重新推出最新版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宏观价值。在特殊时期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是因为西部产业有着显著的促发展、稳经济的特征。
经过20年的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生态环境也极大改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199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为15354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17.51%;2020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13292亿元,增长3.3%,占当年生产总值的20.99%。就基础设施而言,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建成,大大增强了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潜力,也强化了与东中部的联系。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度调研及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研究报告》共十三章。报告首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了解读。接着分析了西部地区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以及特色优势产业的投资潜力。随后报告对四川、重庆、云南等西部12省市的投资环境做了详实的解析,并对西部地区主要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了透彻的研究。报告最后对西部地区未来发展布局及定位做出了细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