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面对新冠疫情考验,“一带一路”建设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截至2022年3月23日,中国已经同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021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7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折合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占同期总额的17.9%,较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孟加拉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老挝、泰国、哈萨克斯坦和柬埔寨等国家。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达17954.25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6%,比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增速高2.6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0203.9亿美元,同比增30.1%;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7750.35亿美元,同比增长35.99%。
2022年1-5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2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折合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占同期总额的18.4%,较上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和塞尔维亚等国家。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布局及国内外影响;然后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内生动力,并详细阐述了境内受益地区、境外受益地区及重点受益行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一带一路”建设投资的资金来源、融资模式、投资风险及策略进行了细致透析;最后,报告全面解读了境内投资准入政策及境外投资的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