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我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披露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月报数据整理,在“两新一重”方面,2021年三季度,“两新一重”新入库项目94个,投资额2,772亿元,占全部新入库项目的80.6%。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2020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从城镇化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城镇化进程处于加速阶段。相比发达国家75%的城镇化率,中国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将持续,未来城镇化进程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28项重点任务。202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瞄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围绕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和县域经济培育设施等4个方面,明确提出了17项建设任务,优先支持东部地区基础较好县城建设,有序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镇化地区县城建设,合理引导其他县城建设。2020年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信贷支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聚焦县城及县级市城区,对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县城新型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领域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等,接着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背景,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总体现状、发展模式、区域特征,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我国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资金保障机制等体制改革以及城市群、县域经济、新型城市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随后,报告对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及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做了分析及解读。最后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投资机遇及其未来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