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跨越的命脉之一,越来越多地被地方所重视,纷纷推出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创新的举措、方案。创新的重点主要包括:融资模式创新、地方政府产融结合模式创新、普惠金融金融创新、绿色金融创新、金融开放创新、科技金融改革创新、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创新。
从金融资源配置的地区来看,主要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获取金融服务的难度较大。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金融市场主体多元,金融供给相对充分;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金融深化不足,导致金融压抑较重,金融供给明显不足。央行公布2021年一季度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表。数据显示,江苏、广东、浙江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万亿元,分别为14931亿元、12334亿元、11084亿元。其中,三地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为10090亿元、10588亿元、8299亿元。
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已设立1907个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约为11.71万亿元,到位规模约为5.74万亿元。近五年来,引导基金设立步伐逐步放缓,引导基金发展进入存量优化阶段。不少引导基金纷纷修改管理办法,不断探索和完善自身运行机制。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或融合。产融结合的特点:渗透性、互补性、组合优化性、高效性、双向选择性。在数万亿资产的暗流涌动下,如今政府引导基金正在成为地方政府乐于使用的招商引资工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本地可以投资的项目并不多,而传统粗糙、低效的坐地招商也难以满足欠发达地区的招商任务。一些政府开始借用创业投资基金的名称去做招商引资,利用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探索出了一种产融结合的园区基金招商新模式:即以股权投资和其它优惠政策,吸引其它地区的优质企业转移至当地,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和仕咨询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体系创新与产融结合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八章。首先研究了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创新、区域金融创新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类型、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及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现状;随后,报告提出了政府产融结合发展模式。最后,报告分析了区域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创新案例,对区域金融创新相关政策及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