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可以定义为一种以城市市民和外来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旅游、休闲、娱乐、健身、文化、教育等为主要产业类型,在夜晚城市时空下进行的各种商业服务性消费活动(包含了物质生活消费与精神生活消费)的总称,因为更多的消费发生在非工作时间,即下班后的夜晚(一般下午五点为夜经济起点),所以夜经济能有效反映城市发展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建设水平。夜间经济的核心是在时间和场景上延伸消费链条,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对应服务以拉动消费。
“夜经济”将现代服务业、餐饮、文化、旅游等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融汇其中,承接新一轮外部发展要素的到来,汇聚更多的资金和人才,使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获得新引擎,让新经济、新行业、新职业随“夜经济”而不断涌现,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试验。2016-2019年,中国夜间经济整体发展规模呈现增长态势,2019年规模达26.43万亿元,2020年持续增加,规模达到30.9万亿元。
2019年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意见》(简称“国20条”)提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2021年7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旨在大力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完善夜间经济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市场秩序,提高夜间经济的质量。
夜间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繁荣的一面镜子。在当下,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扩大消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夜间经济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夜间经济行业的基本概念等内容,接着分析了国内外夜间经济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现状。随后,报告对国内夜间旅游、夜间餐饮、夜间购物、夜间娱乐和夜间用户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北京夜间经济和其他区域的夜经济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夜间经济行业的投资情况以及前景趋势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