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覆盖面及内涵广泛,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一产当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
2020年,尽管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严峻复杂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仍继续保持增长。经核算,2020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69254亿元,比上年增长4.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5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0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三新”经济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蓬勃的新生力量,“三新”经济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4%。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速为9.5%。3D打印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新兴产品较快增长。
我国在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受益于新经济企业的批量涌现,2020年中国独角兽企业251家,总估值首次超万亿美元。相较于前一年,2020年新晋独角兽企业72家,其中26家由潜在独角兽企业成长而来。上市已“毕业”独角兽24家,创立时间超十年毕业独角兽4家。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独角兽公司主要分布汽车交通、文娱媒体、电子商务领域,企业数量分别为25家、21家、20家,代表企业依次为估值516亿美元的滴滴出行、估值750亿美元的字节跳动和估值为70亿美元的美菜网。
十九大以来,新经济产业政策频繁出台,各部委加快政策出台节奏,涉及高端制造业、新材料、5G、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聚焦于核心技术的发展以及示范项目的建设推广,国务院也相应加码税收优惠政策,产业政策的时间表和量化指标更加明确。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新经济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新经济的相关概念及中国新经济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新经济主要创新发展路径;随后,报告从大文娱、新消费、新金融、新科技、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几个方面对中国新经济做了详细分析并对我国独角兽企业做了深入分析;最后,报告对新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科学分析。